等幾人吃完飯已是一個小時之後了,出了食堂荊亦就和幾人告別,說是要回去了,幾人又寒暄了幾句後就分別了。
回到家,荊亦就躺在了沙發上,打開電視看新聞聯播,不過已經開始了一小會兒了。荊亦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平常除了看看幻想動漫,玩玩虛擬全息遊戲,就是聽新聞了,因為這個,他的幾個朋友常說他老氣。但是荊亦有什麼辦法呢,他就那點愛好。
他常在想別人一個人時又做些什麼呢?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人是不能相互理解的動物,幾千年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畢竟有誰能正真窺探別人內心的想法呢。所謂的心理學也不過是從常規行為去分析一個人罷了,又能真正的解析透人的內心嗎?反正荊亦是不能理解的,就像是那些本來被送去了安樂區的人,不是已經被判定將會一事無成嗎?卻常常有人重新找到了存在的意義,奮鬥的方向,所以,人是非常容易就會發生變化的。
“現在插播一條重要新聞,研發十年已久的次元空間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該技術有助於人類對空間組成和結構的探索,將會打開人類對於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的僵持局麵,同時人造蟲洞,高倍率曲率飛行,以及空間存儲技術將成為可能。”
嘿,這下科學院的那些人可有的忙了。荊亦看到這條新聞想到,其實他也很好奇空間技術什麼時候能推廣,畢竟人類進入宇宙大航海時代那麼久了,但用的一直是用超電磁加速引發的空間躍遷技術,準確來說隻是利用這一規律,所以導致空間躍遷存在耗能高,用時長,而且誤差值以公裏計數的問題。
雖說公裏級誤差對宇宙航行來說並不算太大問題,但一旦要進行高精度作業,比如行星登陸,小行星資源挖掘,隕石帶探索之類時,這種誤差可以說是致命的,所以隻有提前結束躍遷,然後使用量子推進器常規航行,這對時間就是生命的地球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所以雖然人類現在是準四級文明,但還是把空間技術視為發展重頭。
這其中對荊亦最大的影響就是原來荊亦的父母因為距離原因,要進行三次躍遷以及一個多月的常規航行才能到地球,加起來一共要兩個多月。先不說人造蟲洞的便利,光是能準確進行空間躍遷,就能將原本的步驟改成三次躍遷進入地月軌道,再一次躍遷直接到地球的航空港外,可以節省軌跡修正和常規航行的時間,加起來隻要用一個多星期就行了。
這樣他的父母也就不用將休假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宇宙航行,而是用在陪他的時間上了,他們也能有跟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旅行之類。
這樣想著,他不由的又有些想他的父母了,雖說兩年前他們才回來參加過他的成人禮,不過這次分別後,又不知要多久才能重新見麵了,畢竟馬上他也要麵臨著職業分類。
算了,不想這些。甩甩了腦袋,荊亦試圖甩出煩惱。畢竟對現代人一百五十多年的壽命來說,煩惱還有的是時候。
接下來的日子也和平常一樣,也就是在家,教學樓以及食堂之間的三點一線式生活。枯燥的時間仿佛在慢慢磨平人的銳氣,又像是沼澤,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此時荊亦正在複習著古地球國家日本的****的神話體係,視野的左邊突然顯示有一條留言,仔細一看,是張靜發給他的。這小妞找自己什麼事呢?“打開。”
“現在你馬上到圖書館,我在那兒等你。”
圖書館嗎,還真是個談話的好地方。荊亦保存了書簽就向圖書館走去。現代的圖書館和以前的圖書館是完全不一樣的了,現在的圖書館因為電子科技的運用,已經變成了一種圖書館和咖啡廳的結合體,不再像以前那樣那麼嚴格,至於原本保存紙製書的地方則是改在了收藏室,畢竟紙這種東西如果不無菌低溫冷藏,壽命也就在一百年之間,其價值並不大。書隻是為了防止什麼意外災難導致文明崩潰,而記錄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以便於遺民少走彎路而存在的。
不多時,荊亦就到了圖書館,而且他老遠就看見了二樓頂樓在遮陽傘下向他揮手的張靜。看見荊亦自己麵前一語不發的坐下,張靜就不由的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