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竇憲不會傻傻地坐著幹等了,為了不讓北匈奴單於再次溜號,他決定派班固出境去接。
十月,班固出塞,一路風塵仆仆來到了私渠北鞮海(今蒙古國巴彥洪戈爾城西南本查幹湖)。然而,當班固抵達約會地點時,不要說單於,連隻兔子都沒看見。
會不會是單於又放他們鴿子了?班固隱隱感覺,這趟他可能白來了。
果然。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班固空等數天,最後隻好灰心喪氣打道回府。然而,當他回到塞內時,發現竇憲已經把北匈奴單於搞定了。
原來,迎接北匈奴這任務已經被人主動搶走了。而搶班固生意的人,是南匈奴單於。南匈奴單於聽說北匈奴單於要來投降,享受與他一樣的待遇,大叫不妙。他一邊上書阻攔,一邊派騎兵奔襲北匈奴單於駐地,準備截殺了之。
就這樣,北匈奴單於本來是要來投降的,莫名其妙地被人半夜操刀狂砍。慌亂之中,北匈奴單於丟下部隊,一人獨自逃命去了。南匈奴單於先斬後奏,這招的確很狠。這時,竇憲也改變了主意。他決定采取南匈奴單於的計策,派出重兵,一舉將北匈奴趕出地球。
計劃不如變化,竇憲隻能跟著形勢走了。
首先,北匈奴單於被南匈奴單於襲擊後,以為竇憲把他耍了,打死都不會主動投降了。其次,如果北匈奴單於到洛陽後,漢朝皇帝給他發獎狀獎金,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安置問題。把北匈奴單於留在洛陽,肯定不妥。漢朝都給南匈奴劃出地盤,肯定也要給北匈奴圈一塊地。可往哪裏圈呢,南匈奴和北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把他們圈在靠近的地方,看他們天天打架,簡直是沒事找事。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南匈奴單於所說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必須剿滅北匈奴,斬草要除根。好吧,那就斬吧。是蒼天要滅北匈奴,並非我竇憲之意。
公元91年,二月,竇憲對北匈奴單於的斬首行動開始了。他派左校尉耿夔率兵出居延塞,向金微山進軍。
金微山,即今天的蒙古國阿爾泰山。北匈奴單於仿佛被人家衛星定位了似的,藏到哪裏都被人揪出來。耿夔一進金微山,很快就把北匈奴單於找到,斬殺五千餘人,北匈奴單於於倉皇間逃走。
北匈奴單於逃去哪裏了?沒人知道。
他們隻知道的是,金微山一戰後,跟漢朝死磕了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人,基本上被竇憲終結了。混世魔王竇憲創造了曆史,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創造的是偉大的世界史。
跟漢朝鬥了三百年的匈奴人,自此之後竟然在中國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三百年以後,有人發現那些沒有故鄉,沒有曆史,沒有記憶的人們,已經遷徙到黑海。
他們沿著黑海北岸尋找新的活路,無意之中,他們狂喜地發現了歐洲那無邊無際的水美草豐的大草原。於是乎,公元350年後,匈奴人舉族西遷,砸場子,搶地盤。
就在那一刻,古老的東方文明與古老的西方文明,好像被一根卑微的蜘蛛絲,無意間接上暗號了。
匈奴人第一個要搶的,是哥特人的地盤。哥特人也是蠻族,他們之前曾經搶占羅馬,羅馬帝國花了二十年才把他們擺平。於是,哥特人就分成東哥特和西哥特,分別在羅馬帝國東北邊境駐紮。一百年過去了,他們相安無事。如果沒有異變,他們還要如此和平相處。
然而,隨著匈奴人的到來,一切都變了。
匈奴人先打的是東哥特人,東哥特不敵,投奔西哥特。匈奴人繼續追殺,西哥特也頂不住了,率著數十萬人跑到多瑙河向羅馬帝國求救,要求渡河。羅馬帝國也是一分為二,最後是東羅馬帝國領導人接納了哥特人。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引狼入室了。
數十萬哥特人進入東羅馬帝國以後,總算是逃掉了匈奴人的追殺,可是他們的吃喝卻成了問題。東羅馬帝國隻負責接待,沒有義務養活他們,於是哥特人開始造反。
經過數年征戰,西哥特人擊敗了西羅馬帝國。而匈奴人據說曾在歐洲大陸上,誕生過一位叫阿提拉的大單於,創立了匈奴帝國。它風光數年,後來也像河流一般,莫名地消失在了遙遠的歐洲大陸上。
竇憲的一場宮廷謀殺案,引起了一係列的曆史風暴,這是連上帝都沒有想到的。而美國氣象學家發現蝴蝶效應之前,可能都沒想到這個實驗早在遠古就在人類文明上實踐了。
曆史,真的就像奧林匹克賽場上的那句口號——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