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步槍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步槍的發展過程中相繼出現了一些性能和作用獨特的步槍,如無殼彈步槍、箭彈步槍等。
無殼彈步槍專門用來發射無殼的槍彈。無殼彈,顧名思義是指沒有彈殼的槍彈。
人們通常見到的槍彈,都是由彈頭和金屬彈殼兩部分組成,而且彈殼重約占全彈重量的一半。在射擊時,隨著彈頭從槍口飛出,彈殼也被拋出槍膛。
20世紀70年代,聯邦德國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無殼彈步槍——Gll式4.7毫米無殼彈步槍。隨後,毛瑟公司也製成毛瑟無殼彈步槍。這類槍的口徑較小,槍彈的重量也大為減輕。而且使槍的容彈量增加,射速增大。
無殼槍彈由於沒有彈殼,所以就將彈頭直接鑲嵌在呈圓柱狀的藥柱上。Gll槍彈的藥柱,是采用一定形狀和粒度的硝化棉經表麵處理後,在高壓下模壓成型的;而毛瑟式無殼槍彈的藥柱,則是將黏接劑摻入發射藥中,放在模型內壓鑄成型的。
彈殼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在發射時密閉火藥氣體,並防止火藥氣體向槍後噴出。對於無殼彈來說,為了起到彈殼的同樣作用,采用了轉膛式槍機的閉氣裝置。這樣,當子彈進入彈膛時,彈膛後部即成密閉狀態,因而火藥氣體不會從後部漏掉。
無殼彈步槍的研製成功,使步槍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與當初發明後裝槍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
箭彈槍是美國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研究的一種具有特殊用途的單兵武器,其目的在於尋求一種能以極高的初速發射重量輕尾翼穩定的彈丸的步槍。
箭彈是一種長細比很大的尖頭彈丸,尾翼穩定,通常用鋼或密度大的金屬製成。也有用雙金屬製作的,稱為雙金屬彈。每發單金屬彈中隻有一個小箭。小箭的彈徑為1.78毫米,長度約為41.8毫米。
箭彈在撞擊目標後彎曲成鉤狀,其彈道性能變壞。
因此,當箭彈射人到比空氣密度大800倍的人體肌肉後,由於阻力突然增大很多,因而鉤狀小箭就會東倒西歪地翻跟頭,從而擴大了破壞效果。所以說,箭彈是一種殺傷力較大的彈丸。在500米的距離內,它的威力和7.62毫米的北約彈不相上下。
小口徑槍風靡全球
20世紀60年代中期,步槍小口徑化的熱潮隨之興起。
那麼,什麼是小口徑呢?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小口徑是小於6毫米的口徑。而小於5毫米的為微口徑。
步槍向小口徑化發展,一個重要原因是與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在越南戰爭中使用的M14式自動步槍有關。
那時,美國士兵扛的是又重又笨的M14式自動步槍,而越南南方解放軍使用的是蘇聯製造的AK47突擊步槍。越南是個多山的熱帶國家,在叢林中M14步槍的缺點暴露無遺。例如,士兵剛剛發現一個目標,端著步槍還來不及瞄準,目標就消失了。而背槍行進時,連刺刀長達1280毫米的槍又常常被樹葉掛住。因此,士兵們無不怨聲載道。與M14式步槍相比,AK47步槍的槍長僅是前者的2/3。
為了改進M14式步槍,美國陸軍想到了美國槍械設計師斯通納設計的AR15步槍。
AR15步槍是斯通納於1957年設計成的能發射5.56毫米槍彈的小口徑步槍。這種槍在機匣等主要零件上大膽采用較輕的鋁合金,以減輕重量;而槍的外形與總體布局,將曆來步槍的彎形全木托變成了直形半槍托,並在機匣下部安裝了一個小握把,便於士兵用手握持,而且還將握把和槍托由木質改為工程塑料,全槍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美國陸軍將AR15步槍送到越南戰場進行使用試驗。試驗表明,這種步槍適合在叢林和山區作戰中使用。於是,美國陸軍在1967年將AR15步槍命名為M16A1步槍,並用它換裝M14步槍。
M16A1步槍是世界上第一種高速軍用步槍。它的裝備使用,標誌著步槍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種槍由於性能優異,使用方便,不僅美國,而且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在使用它。
這種小口徑步槍為何受到人們的青睞呢?
這首先是因為5.56毫米小口徑步槍的重量大大減輕。它比7.62毫米步槍平均減輕0.6千克:而槍彈減輕的尤為明顯,100發7.62毫米槍彈重2.4千克,100發5.56毫米槍彈僅重1.17千克,兩者相差1倍多。這樣,士兵攜帶槍彈的數量可增加1倍以上。
小口徑步槍的第2個優點是後坐力小,有利於連發時打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