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荊山想了個法子,他把於珩叫來,“勞動一下伯母。”

“什麼事兒?”

“本來我該上門拜見的,但畢竟在孝中不好登門造訪。這是一點心意,等一下你帶回去吧。”於家出了一根百年的人參給他,他也得還禮。而且這次還是有求於人。反正這回皇帝賞了他很多東西,便讓人挑了不少好的送給於老夫人。

於珩看了一眼那些布料、補藥之類的,“這麼客氣,什麼事啊?”

“你請伯母去太後宮中幫我借一個嬤嬤來,要和氣、知進退、不嚴苛那種。”

於珩聽得一臉迷糊,“將軍想讓封姑娘學規矩?不是有傅娘子在麼?”

“學個毛的規矩,你小子怎麼這麼不開竅啊?明淨住在我這將軍府客院,回頭還不得有人多嘴啊。我這找個有力的人證呢。”

於珩恍然大悟,“屬下很久沒在京城待了,都快忘了這裏風氣和邊城不同。不過,您這求太後宮中的嬤嬤,還那麼挑剔。”

“我總不能找過不知進退的還妄想管著我媳婦吧。到時候我重重答謝就是了。”

“好,我讓我娘去就是。反正她時常去給太後姑婆請安的。那東西我就替她老人家笑納了。”

太後已經八十高齡了,身體還過得去。後宮事務一概不管,就安享尊容。不過必要的時候她的話對皇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所以誰都得敬著,不敢有絲毫怠慢。

於老夫人得了這個請托,第二天就進宮去了。跟太後一說,太後道:“跟哀家借個人到他將軍府住上一個來月倒是沒問題。可他這還挑肥揀瘦的呢,當哀家這兒是菜場呢?”

“那不是疼媳婦兒。要不是因為這,他也不會托臣婦來這一趟了。”

“倒是鐵漢柔情啊。罷了,成全他吧。”太後隨手點了站得稍遠些卻有是可以近身伺候的一位常嬤嬤,“你收拾收拾,明兒就出宮去吧。回頭先在你自個家住著,等將軍府派人上門來請。“

“是。”

太後笑道:“這麼疼媳婦兒,也不知能疼幾年?回頭把人放京城,一年兩年的見一回,還不是什麼都淡了。”

於老夫人此來還有個任務,她得跟太後透透風聲。那淩將軍送的禮可不薄,而且自己兒子在人家手下幹事兒呢,又不肯調回京來。

“太後,那也是以後的事了吧。”

“對,還沒成親呢。”太後點點頭。

“淩將軍他不是一軍主帥啊。而且,人家小夫妻剛成親,兒子都還沒有呢。”

太後楞了一下,淩荊山他名分上還不是一軍主帥。可他實際上掌管著二十萬兵馬呢。不過,剛成親還沒兒子這的確是不好就非要留人家的夫人在京城的。

“這倒是開先例啊,都坐到如此高位了,居然還沒成過親。他什麼意思,不想把媳婦兒留在京城?”

“少年情濃,不舍分離也是有的。而且我聽說淩將軍把他家老二一早許給當年戰場上掩護他撤退戰死的袍澤了。這也不好給個庶出的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