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30年代起,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懷疑為間諜,懷疑的主要內容是:曾在德國柏林給蘇聯當過間諜;支持民權運動、和平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研究一種具有神奇力量的“死光”;和一個共產主義組織試圖掌管好萊塢。因此,調查局一度對愛因斯坦進行跟蹤、監視、監聽等,但是,直到愛因斯坦去世也沒有拿到有利的證據。
研製原子彈的建議是由愛因斯坦向美國政府提出的。最近,一本名為《愛因斯坦檔案:埃德加·胡佛對付世界最著名科學家的秘密戰爭》的新書與讀者見麵。它深入地剖析了當年聯邦調查局對愛因斯坦所作的一切調查,並提供了足夠的證據來揭開人們對這一案件的好奇心理。
《愛因斯坦的檔案:埃德加·胡佛對付世界最著名科學家的秘密戰爭》的作者弗雷德·傑羅姆是一名報道民權運動的記者,曾經當過教師和媒體顧問,並建立了一個促進記者和科學家相互了解的媒體資源中心。傑羅姆說,他在美國公民訴訟組織的幫助下,從政府和FBI那裏得到了關於愛因斯坦有關調查文件的資料。經過仔細的研究,傑羅姆說,與他的想像相反,愛因斯坦身為理想主義者,而實際上卻又是一位見多識廣、機敏而冷靜的戰士,他知道自己應該支持什麼樣的組織。
在傑羅姆的書中提到,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的確是一位幹練的情報官,自1924年FBI成立,到1958年這長長的34年裏,美國更換了14名司法部長、7任總統,但胡佛的職位始終沒有變過。對愛因斯坦的調查就是他下的命令。
在他的授意下,FBI檢查愛國斯坦的垃圾,監視他的郵件和電話。傑羅姆說,這些似乎是FBI的家常便飯。“情報人員打開別人的郵件並監聽電話,就像他們早上起床、刷牙一樣。”FBI對愛因斯坦的監視,一直到他1955年去世才終止。然而,FBI卻什麼證據也沒有拿到。盡管調查沒有什麼成果,胡佛卻在此期間根據個人的想當然,曾與美國移民和歸化局一起,動過把愛因斯坦驅逐出境的念頭。無奈礙於愛因斯坦的威望,這一念頭沒有實現。
說到愛因斯坦與共產主義有關,其實與當時的曆史年代有著一定的關係。在世界範圍內,並存著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陣營,他們都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都在努力地締造人類的和平。作為科學家,沒有什麼理由會像政治家那樣去極度偏向哪一個政治製度。愛因斯坦也同樣如此。
傑羅姆的書中提到了有關愛國斯坦與共產主義有關的內容。書中提到:FBI關於愛因斯坦的調查文件長達1427頁。文件中說,此人(指愛因斯坦)與共產黨有關聯。自1937年至1954年,此人一直是34個共產主義性質組織的成員、發起人或與之有聯係往來。他還是3家共產主義組織的名譽主席。但FBI拒絕就此內容進行明確評論。FBI發言人表示,他們聽憑公眾評估這份材料。
在傑羅姆的書中稱,愛因斯坦是一位非常厭惡戰爭的人。愛因斯坦一生都沒有掩飾過對戰爭的厭惡。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於德國的烏爾姆鎮,父母都是猶太人。青少年時他曾在慕尼黑受教育,1895年10月,轉到瑞士求學,據說部分原因便是不喜歡德國的黷武主義。
1914年4月,成名後的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回到柏林,當年8月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爆發的第二個月,愛因斯坦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這個組織後來被宣布為非法,其成員大批被捕並遭到迫害,該組織被迫轉入地下活動。
在此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1914年10月,德國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所謂“文明世界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在“宣言”上簽名的有93人,許多享有世界聲望的德國名人,包括倫琴、普朗克、斯脫等都在上麵簽了名,但愛因斯坦卻堅決予以拒絕。在拒絕的同時,他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成為《告歐洲人書》僅有的4位國際知名簽名者之一。愛因斯坦的這一行為當即驚動了世界。
此後,盡管工作繁忙,愛因斯坦仍不時出席一些致力於和平和裁軍的活動。1931年,在牛津大學短期任教時,他參加的爭取和平的活動甚至多於科學會議。1945年8月,美國原子彈在日本廣島、長崎爆炸,造成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災難。消息傳來,愛因斯坦極度震驚。他雖然沒有直接參加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但他的著名質能方程式E=mc2就是製造原子彈的理論根據。愛因斯坦當即寫信給《大西洋月刊》說:“我在擔心新的戰爭到來。”1955年,愛因斯坦與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聯名發表了反對核戰爭和呼籲世界和平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