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中醫交流大賽,第一輪就是“問診”。”
華成說道:“我們會安排好從全國各地隨機挑選而來的一些病人,將他們分組,每組有十人。然後讓參賽選手依次進入單獨隔離的房間通過他們的實力,去診斷病人的病情原理。”
周毅說道:“也就是說,這個環節是判斷參賽選手是否有所謂的望聞聽切的診斷能力嗎?”
華成看著他,忽然笑道:“如果真的有人能夠跳過其中的步驟直接看出病因的話,那這個規則自然就不成立了。所以這個環節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手法規定,隻要選手能夠憑借自己的知識和才能,準確地判斷出患者的病因類型就夠了。”
周毅知道他特地說這話是有點揶揄他的意思。畢竟自己剛剛的問題毫無疑問就是相當於在質疑他的權威,他自然也會毫不在意地予以回敬。
但是無奈他並不是無來由的懷疑他,而是真的親眼見識過那樣不可思議的情況,而且還是自己親身體會的經曆,這卻是現在不能點名直說的,所以他也就不在意了。
華成繼續說道:“關於病人的選擇,實際上這一輪並不會有什麼太困難的類型,這當然也是考慮到選手不方便現場治療,如果是重症病人的話,隨便出席這種比賽現場也顯得有點不人道,所以可以說這一環節的難度很低。”
“原來如此,那真是太好了。”
洛月對此也是稍微鬆了口氣。
畢竟本來就已經知道想要比拚醫術,很可能不會隻是流於表麵上,而是需要病人的配合才更有效果。當然,這樣子的節目效果也會更明顯了。
畢竟觀眾隻有親眼看到這些病人被病症所折磨的痛苦後才會同感的體會到自己堅決不想要得這種病,或者如果得這種病之後該怎麼辦的心情。
而如果這時候中醫能夠解決的話,那麼痊愈的患者們的形象對他們中醫來說毫無疑問就是一次成功的宣傳。
“正因為降低了難度,所以在評分方麵我們也會稍微嚴格一點。”
華成說道:“雖然不限定選手診斷病情的手法,但是關於選手的結論,需要準確地說出病理名字,並要盡量詳細地說出病人的病情特征,以及可能導致該種疾病的原理等等。然後由我們評委打分。”
“一組內有十個病人,每個病人的病情報告總分為十分,滿分共一百分。選手需要達到我們所設立的身為一個真正的中醫的“標準”分數才能夠進入到下一輪。”
周毅問道:“那麼請問這個所謂的“標準”是多少分呢?一般對學生來說貌似六十分就是合格了吧?”
華成平靜的說道:“想要成為能夠治病救人的中醫,那就需要以身作則,不能對這個職業有一丁點的馬虎。所以,在這個環節選手需要達到晉級的標準是——90分!”
這個答案,頓時讓包括參賽選手在內的所有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