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這種木鞋就在荷蘭流行起來,成了農民和漁民們不可缺少的服飾。
荷蘭國菜的來由
荷蘭國菜,是指由土豆、洋蔥和胡蘿卜配成的菜。每年10月3日,幾乎所有的荷蘭人都吃這種菜。有關它的來曆。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16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像隻瘋狗一樣,到處挑起事端,發動侵略戰爭。美麗的荷蘭也未逃脫他的魔掌。1574年5月26日,殖民者軍隊按照預定的計劃凶狠地向萊頓城撲來,萊頓城市民早就恨死他們了,望著他們遠遠地向這邊撲來,一方麵派人給親王送信,求親王派兵支援,一方麵迅速組織起來,拿起各種武器,投入保衛萊頓城的鬥爭。
殖民者軍隊一到,他們就給了殖民者當頭一棒,打得殖民者摸不著東西。殖民者惱羞成怒,不間歇地對萊頓城發起了20次進攻,不過一次次都被萊頓城居民給打了回去。殖民者見強攻沒有效,就把萊頓城緊緊地包圍了起來。
吉列爾莫親王接到求援信,當即便同意派兵救援。可如何去救援呢?親王想了想,走陸路吧,陸地上到處都是西班牙侵略者的封鎖線,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還是走水路吧,水麵上沒有西班牙侵略者的封鎖線。想到這裏,親王立即召來艦隊司令,問他:“裝備一支最好的艦隊有把握嗎?”司令回答說:“有把握!”“需要多長時間?”“大約三個月吧!”“最快速度呢?”“這就是最快速度了。”親王轉過身來,問送信人:“援軍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到,你們能守住嗎?”送信人說:“隻要有援軍,再長的時間我們也能堅守得住。”親王點了點頭,艦隊司令立即就去準備了。
送信人曆盡千辛萬苦,終於騙過了殖民者,回到了萊頓城裏。城民們聽說親王要派最精良的艦隊來支援,大受鼓舞,堅守萊頓城的信心更足了。不過要堅守三個月,談何容易。萊頓城居民們在焦急地等待著。
萊頓城居民終於堅守到了90天,但是援軍的艦隊卻毫無蹤影。就在這時,居民們收到了一封從城外用箭射來的信,人們趕緊打開一看,啊,是親王的親筆信,信上寫著:親愛的萊頓城居民,援助你們的艦隊早已組建好了,無奈艦隊無法啟航。我們曾經做過多次努力,都未成功,其中有一次,我命令炸開運河的堤岸,放運河的水提高水位,可是運河的水又太少,水位才提高幾厘米,艦隊試了幾次,仍然不能啟航。希望你們克服困難,繼續堅守萊頓城,一有機會,我們就派出艦隊,支援你們。看了親王的信,萊頓城居民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又忍受著饑餓,繼續堅守。
盼啊盼,萊頓城終於盼來了希望。12月2日,荷蘭下了整整一天的大暴雨,河塘裏的水位提高了一米左右。親王見時機已到,立即命令艦隊,火速開往萊頓。
西班牙侵略軍聽說親王派來了增援的艦隊,連忙派人前去狙擊,派去的人去了一批又一批,可就是沒有好消息回來,這時,西班牙侵略者慌了手腳,決定放棄萊頓城,開始大撤退。
就在浩浩蕩蕩的親王艦隊駛近萊頓城時,西班牙侵略者早已跑得無影無蹤。萊頓城居民見侵略者真的撤走了,都爭先恐後地朝西班牙侵略軍的陣地奔去,想趕緊找些吃的。但是,西班牙人把所有好吃的都帶走了,人們找來找去,隻找到了一些土豆、洋蔥和胡蘿卜,於是,餓極了的萊頓城居民,趕緊把這些東西洗幹淨,放在一口大鍋裏燒,一會兒燒熟了,人們便你一勺我一勺,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這時正是1574年10月3日晚上。
聖帕特裏克節的來由
每年的3月17日,全世界的愛爾蘭人都要舉行慶祝活動,紀念他們的保護神——帕特裏克。
相傳公元5世紀的時候,愛爾蘭島上的克爾特人經常渡過愛爾蘭海到大不列顛島去搶掠財物和奴隸。一次,16歲的帕特裏克被克爾特人抓住,帶到了愛爾蘭島。克爾特人見帕特裏克憨厚老實,就叫他去放羊。
幾年裏,帕特裏克精心地放牧著羊群,倒也沒有遭到多少毒打。而叫他開心的是,在牧羊時他交了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跟朋友無話不談。一次,在朋友的幫助下,他逃出了愛爾蘭島,來到了法國。
在法國,帕特裏克先是在街頭流浪,後來到了一家雜貨鋪裏幹雜活。這家雜貨鋪的主人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時不時地跟帕特裏克說些天主教的教規。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帕特裏克把希望寄托在天主教上,信奉了天主教。後來,在雜貨鋪主人的帶領下,他來到了教堂,接受了大主教的洗禮,做了天主教的僧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