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非洲風俗(1)(1 / 2)

蟒蛇節的來由

蟒蛇節,流行於貝寧南部地區的傳統節日,關於它的起源,當地有這樣的傳說。

相傳古代貝寧南部地區有個小國,小國的國王生了個聰明而賢慧的公主。公主六歲那年,鄰國給她父王送來了一份挑戰書,挑戰書上寫著:“限你在九天之內猜出我國國王的頭有多重,要分毫不差。猜得出,兩國從此睦鄰友好,猜不出,就要主動向我國稱臣,否則,用武力解決。”國王接到挑戰書,急得六神無主,連忙召集群臣來商議。一天一天過去了,誰也沒有拿出個好辦法。

一天,小公主正在後花園裏玩耍,看見幾個宮人來到了後花園,忙上前去問宮人:“我父王這幾天為何沒有笑臉?”宮人歎了口氣說:“你年紀還小,不知道啊!這次我們可要遭大難了。鄰國送來挑戰書,說是要你父王猜他們國王的頭有多重。頭長在人家的脖子上,你說誰能猜得著,這不是明擺著刁難人嗎?告訴你吧,你父王正是為此事傷腦筋呢!”小公主一聽,噘了噘嘴說:“這事有何難啊!你們帶我去見父王。”

宮人們將信將疑地把小公主帶到了國王麵前,小公主在國王的耳朵上嘰哩咕嚕地說了一陣,隻見國王聽得直點頭。轉眼九天到了,鄰國使臣盛氣淩人地來到王宮,問國王:“猜出來了嗎?我國國王的頭有多重?猜不出吧!”隨後就是一陣哈哈大笑。國王等他們笑完了,便不緊不慢地說:“這點小事還用得著要我來回答嗎?就叫我六歲的小女兒回答吧。”這時,隻見小公主神情自若地來到使者麵前,對使者說:“告訴你吧,你們國王的頭重六斤半。”使者忙說:“不對,不對,我們國王的頭重六斤七兩。”小公主見使者在狡辨,忙對他們說:“你說我猜得不對,那就請你把你們國王的頭拿來稱一稱吧。”使者被噎得說不出話來,灰溜溜地走了。

鄰國國王聽說六歲的孩童都這麼聰明,心想這國的能人肯定不少,從此以後的十來年間,再也沒有動過侵占這個國家的念頭。

一晃,當年的小公主長成了大姑娘,鄰國國王心想:要是能娶她這樣聰明的公主為妻,豈不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侵占他國不就易如反掌嗎!但要娶,若鬥智,肯定鬥不贏,若鬥力,則會馬到成功。想到這裏,他便派出了強大的軍隊去侵犯小國。小國抵擋不住,隻好答應把公主嫁給他為妻。

公主嫁到了鄰國,在宮中度日如年。她觀察了國王,見他愚蠢至極;她觀察了將軍、大臣,見他們個個都是酒桶飯囊。公主想不通,這樣的國王、這樣的將軍、大臣憑什麼打敗自己的國家呢?她要解開這個謎。一天,國王來到了後宮,公主假裝熱情地迎了上去,對國王說:“尊敬的國王,你威加四海,聲震八方,到底有什麼奧秘呢?”國王遲疑了一會兒,“這……這……”地說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公主看了國王一眼,說:“國王,我已經是你的妻子了,還有什麼不好說的呢?”國王看了看公主,神秘地對她說:“我可是對誰也沒有說過呀,你可要絕對為我保守秘密啊!”公主點了點頭。國王得意地說:“我有一個祖傳的鎮國之寶,你曉得是什麼嗎?它就是我寶座下的巨蟒。有了它,我就能強大無敵。”公主故意驚訝地問:“真的嗎?”國王說:“我把它放在寶座下,國內就一派太平,無論多少人反對我,都不能得逞。指揮打仗時,我把它帶在身邊,再強大的敵人也會成為我手下的敗將。當兩軍激戰時,它會使敵方的軍隊產生幻覺,先是看到遍地都是蟒蛇,讓你害怕蛇咬而不敢進軍,再是看到漫天飛沙走石,覺得有一塊塊石頭正向你砸來,最後就是把自己的軍隊當成敵方的軍隊,相互殘殺。這時,我們的軍隊就乘機進軍,定勝無疑。”這麼一說,公主全明白了。

公主與國王越來越近乎了,國王慢慢放鬆了對公主的警惕。一天,公主對國王說:“我離開娘這麼長時間了,我想回家住幾天,不知你恩準不恩準。”國王揮了揮手說:“我準你回去住幾天,但要早去早回。”公主開始了回娘家的準備工作,就在臨走那天的晚上,她將巨蟒偷到了手,離開了王宮,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公主回到宮中,母女抱頭大哭,哭了一會兒,她母親告訴她,在她嫁到鄰國的一年內,鄰國不斷侵占,已占領了小半個國家。公主越聽越氣,忙問:“父王現在在哪裏?”她母親說:“你父王現正在宮殿上與群臣議事,一年來天天有戰事,你父王的頭發全急白了。”公主說:“我要立即見父王,我有辦法打敗敵人。”公主見了父王,就把事情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