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四進院的四合院,分為內宅和外宅,由二門——垂花門連接,內宅一般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不得隨便出入。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垂花門可以說是這個四合院建築的精華,位於四合院的主軸線上,與倒座南房中間那間相對,建築華麗,有許多非常精美的雕刻,裝飾十分講究,在連接兩垂柱的部件上的雕飾,題材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禧”等。長長的繞房四周的回廊,院落中間有玻璃罩的涼棚,院子地麵鋪的是極為平整的青灰色水泥磚。
董柏言邊走邊仔細觀察著整座四合院的布局,他發現房間位置和功用等處處都有風水理論作指導。首先,以正房堂屋為中心看,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整體的形態變化亦前低後高。在院內布局方麵也是非常講究,以符合“氣”的活動規律。四合院的建造形式中的院落正是天地陰陽之氣交彙的氣場,是“陰陽樞紐”之處,接通了天地,人又存在與其中,正是符合了主人對居住環境最自然的渴望。
其次,四合院的院落內向聚集,院落的形態規則、三維比例協調,院落大小與房屋的高低和方位形成的比例和形勢恰到好處,可以很好地協調各種“氣”的大小強弱,形成藏風聚氣的效果,圍合出一個良好的氣場。門是“氣口”,坐北朝南處於正位的四合院大門開設在院落的東南角。京城季風的風向是冬天刮西北風,夏天刮東南風,門開在這個方位可以順自然之勢。
再有,門內設影壁不但可以起到裝飾的效果,還可以擋住從門前經過的外人的視線,保護院內私密性。還有影壁最重要的作用是阻擋氣流的直來直去。因為四合院內要形成良好的氣場既要保證氣的流動但是又不能讓氣直來直去,《水龍經》一書中說:“直來直去損人丁”。門內設置上影壁就可以讓氣流呈“S”形繞影壁而行,形成迂回環旋之勢,減慢了氣流速度又可以使其不散。通往內院的二門也就是垂花門內設置的屏門也是起到相同的作用。垂花門內正對的就是正房的屋門,設置屏門可以對迂回氣流,也避免氣流直衝主房,造成散亂。
董柏言早些年也研究過一段時間風水,看了看這個四合院和以前所學到相互應征,自己也受益頗多。楊廷軒直接將董柏言帶進北房中。古色古香的裝飾風格讓人仿佛推開了時空交錯的時間門。廳內懸掛著“福、祿、壽、禧”乾隆禦筆的刺繡、龍鳳燈,配有中華結福壽掛墜,在右手側位上安置了一個紅木多寶格,上麵放置著一些瓷器和玉器。
屋子中央的地麵上擺著一張八仙桌,周圍配著四張高腳托泥圈椅,從用料上看都屬於海南雞翅木,而且從式樣上來看,屬於明朝家具。
一個老者坐在正當中,正用一雙鷹隼般銳利的眼睛上下打量著董柏言。
“黃老您好!”董柏言穩步走過去,神情恭敬的向他躬了躬身子。
“嗯,你們坐吧!”黃老指了指旁邊的椅子,楊廷軒看了董柏言一眼沒有說話,坐到老者的旁邊。董柏言微笑的點點頭,坐到了左手下首位。
“你叫董柏言是吧!”黃老看著董柏言。
“黃老,我是董柏言。”
“嗯!”拿起桌上的紫砂陶壺喝了一口茶水,心中暗道,這個年輕人看起來倒是氣度不凡並沒有一般人見到自己的慌亂和緊張,從剛才的行動舉止來看,不緊不慢,謙恭有禮,心中不禁有了幾分好感。
“我聽小軒說,你這次來京城想見我?”黃老放下紫砂陶壺用淩厲的眼神看著董柏言。
“嗯,我是想通過廷軒見見您老。”董柏言感受到對方眼神中的淩厲,笑了一下用坦蕩的目光看著對方。
“你不覺得見我一麵代價有點高了?”黃老繼續問道。
“嗬嗬,高於不高在乎一念之間,能用它們辦成事,那就說明是無價之寶,如果辦不成事那就一錢不值。”董柏言笑著說道,單手裏滿是汗水。
楊廷軒再路上告訴他,跟黃老交談千萬不要耍小聰明,最好直來直去越直接也好,畢竟你在精明還能精明過人家。所以對於比自己聰明人的辦法,就是盡量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