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牛逼的大學老師(1 / 2)

軍訓結束了。

接下來,是和高中差不多的上課、下課、再上課、再下課。

唯一不同的就是老師和老師教學的方式。

也許,大學老師是比較稀少的。我們有一半的課程是采用上大課的方式(中文係的三個班一百多人在一個大教室,聽老師講課)。這種方式,在剛開始,我還不太適應。後來,便漸漸習慣了。還有,在大學,再也沒有像高中老師那樣,在屁股後麵追著你學習的現象了。

有時候,你在課上睡覺,老師好像沒看見,繼續興致勃勃地講演。甚至,逃課,老師都是不聞不問,偶爾,心血來潮,點點名,記記劃劃,也就完事了。根本不管替別的同學喊到的現象。

這種寬鬆的現象,培養了部分同學逃課的習慣。有的同學在上完了一個學期,都不知道這門課程的老師是誰,可以說,逃課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當然,這樣做的代價是補考或者留級。

雖然留級的結果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但是,逃課的過程是那麼的吸引人。所以,在大學上課,對於某些人來說,就是一個形式而已。

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個學期,除了上課的時候見麵之外,基本看不見人影。也許大學老師就是比較忙吧。無語。

在所有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張老師,就數現代漢語老師了。

初次見現代漢語老師楊老師,給人的感覺就是——千萬不要刮風。

楊老師,名一風,碩士學曆,一直在為能夠更上一層樓(博士)而默默地努力。

他戴著眼鏡,瘦的都沒辦法形容,背微駝。

他第一次給我們上課時,基本就是教育課,始終沒有打開課本,他的話語真是句句驚人。

“上大學,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學會做人。希望大家在這三年中要做到:練一手好字,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拿一個計算機等級證書。”

這三個一,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夢寐以求的,可是,等到了畢業那一天,好多同學才發現,這三個一,他們連一個都沒有做到。

也許,這就是教育和現實的差距吧。願望是好的,但是結果總是那麼差強人意。

這是教育者的悲哀,也是被教育者的悲哀吧。

他還講了個很讓人感動的故事,是一件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情(他自己說的):那次,出差,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為了能夠省一點錢,他跑了好幾家飯館,才找到一家,給下方便麵(自己準備的)的。就這樣,自備的兩袋方便麵,便解決了一頓午飯。

當我們聽到這件事的時候,目瞪口呆。是啊,正如他自己說的,“一個大學教授,連一頓飯都吃不起嗎?”

當時,我們都呆住了。

“作為一個人,要對別人負責,最少也要對你的親人負責。該省就省,自己可以苦一點,但不要苦了你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