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葉東城卻似乎對這一切視而未見,繼續道:“華夏上下傳承五千年,武學從何時起源無從可知。就算不是一直被列為顯學,但是在華夏曆史上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所以學武本來就是高人一等的,人生而不平等,更何況來到這世間之後,更不會有絕對的平等了。”
王英被葉東城的話吸引了心神,她雖然很早就去了國外,也是在國外的時候,被公司招募,培養成了一名保鏢,但是她卻是在國內完成基礎教育的,直到大學才去國外留學。
更因為她常年生活在國外,更明白華夏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明白身為一名華夏人,即便是到了國外,即便是改變了國籍,身上也被烙印著不可磨滅的痕跡。
她比其他人更為華夏悠久的曆史而感到自豪,對以前學習的曆史銘記的更加深刻,就算是在沒有任務和訓練的閑暇時刻,她優勢也會去圖書館,找一些關於華夏曆史的書來翻一翻,看一看。
不過就她看到的,可基本上沒有提到過什麼功夫啊,最多也就是提到了其中的幾個人而已,例如張三豐,少林武僧之類,曆史書上寫的那些武功也並沒有那麼神奇。隻不過是比普通人強一些,也許能夠以一當十,但絕對做不到飛簷走壁這些隻有武俠小說裏才存在的東西。
對於國人的武俠風氣,似乎武俠小說裏麵發展起來的,像什麼水滸傳,三俠五義,到後來的金庸古龍,從武俠小說到武俠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再到遊戲,可以說從二十世紀的後期,以及到了二十一世紀,武俠文化已經深深的紮根於每一個華夏人的心中。
就算王英很早就離開了華夏,去了海外,但是就算在國外,她也能夠領略到武俠文化圈對於海外華人的魅力。
不過,即便是林若曦承認武俠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華夏人心目中的地位,但在曆史上,真的很難找到對於武學的定位。
曆史對於也許會武功的曆史人物著墨了一些,但對於武功,隻字不提。
這也不奇怪,畢竟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儒學是古代統治者尊崇的,而武則是動亂的根源,被統治者不喜,所以不提倡也不奇怪。
葉東城也從王英的眼睛裏看到了疑惑的神色,便笑了笑解釋道:“是不是很奇怪,你以前看到的史書裏麵幾乎沒有提到過武功,不僅僅是二十四史這種正史,就算是一些野史裏麵,大多也都是說一些神怪之類的,根本沒有提到一點武學。你是不是覺得我是胡言亂語,或者幹脆是想要誆騙你?”
王英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等點完頭才反應過來,然後便幹脆大大方方的道:“嗯,確實非常奇怪,我以前好像真的沒有看到哪部史書裏麵提到過這些。”
“這很正常,但是你隻要多想一想也明白了。”
葉東城的笑容非常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