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宇宙軌跡(1 / 2)

二十五、

轉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楊航宇獨自一人悄悄地離開學校,來到了星科們的洞穴,和星科們簡單聊了幾句,坐著星科們的飛行器前往幾千公裏外的另一個星科們的駐紮地,楊航宇坐在飛行器上,從窗戶往外看,哪裏看得清是什麼景物啊,一閃即過,往下看,這和電腦上看衛星地圖差不多,根本分不清到了什麼地方,窗外一會兒黑,一會兒亮,心想,還是不要管窗外了,仔細看看星科們是怎麼操作這個飛行器的,也許到時候會用得著。想到這裏調過頭來看,原來三個星科都沒有操作,隻是坐在裏麵觀察外麵的景象,好象又是在思索著什麼?他們不操作飛行器,這飛行器最終會飛到哪裏呢?看到星科們一個都不說話,仔細觀察著飛行器的構造,這個飛行器大小剛好能坐下他們四個人,隻見坐位前方有一排按鍵和指針表盤,再就是一個電腦顯示屏了,顯示屏上在不停地變換著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星球文字,還好楊航宇能夠看得懂,那這些指針表盤和這些按鍵各起什麼作用?沒有完整的文字,都是些符號,但是這些符號和地球上用的符號根本都不一樣。於是想到在小腦芯片裏搜索一下看看,芯片裏根本都沒有這些符號解釋,看是肯定看不懂了,怎麼辦呢?自己親自去操作,那是絕對不可以的,一但操作失誤,也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再之,星科們在,也不會允許的。都怪自己剛進來的時候沒有注意,隻顧欣賞外麵的景色。但是在印象當中,剛進來時也不見他們操作那些按鍵和表盤啊,哦,想起來了,他們是用遙控器。那他們用遙控器,這些按鍵不就是多餘了嗎?不,肯定不多餘,那會不會是備用操作鍵呢,也就是說,如果一但遙控器出現損壞或者丟失,那麼這些按鍵就可以用上了。楊航宇在觀察和分析著,看看顯示器上變幻的數字,數字有三組,三組數字都是在不停地減少,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會不會是從起飛到目標的距離,如果是距離,那為什麼會是三組數字呢?從數字逐漸變小來看,應該是距離,那三組數字是不是精確定位到哪一個點的三維空間,按我們的習慣也就是X軸Y軸和Z軸,如果是這樣,那就完全能吻合得上。如果他們提前把目標三維距離輸入進去,這樣就定位了目標地點,在輸入起飛高度,和降落高度,再啟動,就會自動到達目的地,那麼他們從起飛到目標地點的三維距離又是怎麼得到的呢?想到這裏,暫時不管這些目標三維距離是從何而得。於是極目掃描表盤,看看表盤有什麼變化,結果是有三個表盤和顯示屏的數字變換是一樣的,再掃描其他表盤,其中一個表盤顯示為26000米,還有一個表盤顯示為1000米,那這兩個是不是定位起飛高度和降落高度呢?楊航宇正在逐漸的排查和摸索著,星科們看到楊航宇這麼用心地觀察著這一切,便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這些都有一點好奇啊?”楊航宇點點頭道:“是啊,你們不操作,就這樣讓它自由飛翔,不會出現什麼差錯吧?”“這個啊,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吧,”星科A回答道:“我們的飛行器都是精確定位,不會出現一點偏差,我看你這麼好奇,我來告訴你吧!”星科A隨手拿出遙控器道;“首先定位橫軸,輸入數字,再定位縱軸,輸入數字,還要定位豎軸,輸入數字,這樣就可精確定位一個點,再輸入飛行高度和降落高度,這樣就可以啟動飛行了。”楊航宇心想,這些我都已經揣摩透了,現在我是想知道這些按鍵是起什麼作用的,你拿遙控器給我講解,到時候,我沒有遙控器,怎麼操作啊?但是,楊航宇還是拿著遙控器很認真地看了遍,楊航宇發現遙控器上的符號和飛行器上按鍵符號居然是一樣的,心想:星科A拿著遙控器幫我講解,就等於告訴了我飛行器上按鍵的功能了,那最關鍵的問題是怎麼樣才能得到目的地三維數據呢?想到這裏,於是好奇地問道:“橫軸、縱軸和豎軸的目標數據從何而來呢?”星科A回答道:“這些數據全部都是通過你們的衛星測量而得,你們地球上發射在空中的衛星,我們基本上都去拜訪過,有一點你們可以絕對的放心,我們是絕對不會在上麵搞什麼破壞活動,因為我們很尊重科學,我們為了能在地球上實現一些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就隻有借助你們的衛星來幫我們實現,我們在你們的衛星上安裝了我們的激光測繪電子儀,與我們的飛行器同步。”楊航宇聽到這裏問道:“你們的科技這麼發達,那為什麼不在你們自己的衛星上來實現這一切呢?”“問得好。”星科A回答道:“目前我們正在實現這一目標,因為我們屬於同一個宇宙,我們的星球離你們的地球相距甚遠,約有二萬光年以上,目前我們發射的衛星離我們星球最遠的距離是0?5萬光年。”楊航宇聽到這裏,插嘴道:“相距這麼遠,你們進入地球需要多長時間呢?”星科A答道:“正常情況下需要地球日曆半年。”楊航宇驚愕道:“這麼快的速度,也就是說比光速還快四萬倍,這怎麼可能呢?”星科A繼續講解道:“按照大氣層內的飛行速度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大氣層以外宇宙空間是完全可以達到的,但是在大氣層內隻要啟動激光加速,可以達到80km/s,也就是說是你們地球發射衛星速度的十倍,但是這樣危險係數很大,因為大氣層內有空氣阻力,會對飛行器外表麵產生強力的摩擦而使飛行器外殼溫度升高甚至發紅,所以這樣對飛行器是極大的損傷,我們一般在大氣層內不會啟動激光加速器。”說著便對楊航宇指點遙控器上按鍵。繼續說道:“我們隻要飛離大氣層進入黑障區後,就可以啟動第一次激光加速器,速度可達到80km/s,衝出黑障區就可以啟動第二次激光加速器,速度可達到10000km/s,單靠這樣還不行,我們在你們稱為月球的星球上建立了中轉站,這個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的星球,大約有39萬千米,也就是說,我們會在幾分鍾的時間內就可以飛上月球,在月球上進行中轉,換乘另外一種加速飛行器,這種加速飛行器可以裝載我們現在坐的這種三個微型飛行器,換乘的這種飛行器在瞬間可以提速10萬km/s,相當於光速的三分之一,隻要再啟動一級加速,二級加速,三級加速,四級加速,這樣就以超過光速的兩萬倍,這個月球中轉站也會發出激光給我們的飛行器起著助推作用,也就是在原來的速度上增加一倍的速度,我們的衛星接收範圍半徑是0?5萬光年,當我們的飛行器進入到這個範圍內,我們的衛星會發出強力的接收信號,相當於又在牽拉著我們的飛行器,這時的速度又會在原來的速度上增加一倍,當接近我們星球大氣層外0?5萬光年時,也就是說當我們的飛行器與我們的衛星平行為上下疊合時,我們的衛星又起著牽拉作用,使我們的飛行器速度減慢一半,這些速度在顯示屏上都可以看得到,在離我們星球最近的一棵行星上我們又設立了一個中轉站,這棵行星離我們的星球約50萬千米,我們會在這個星球上著陸,這個星球相當於你們的月球,也是沒有任何生靈和植物,也是沒有水。到了這個星球,我們又換乘微型飛行器,回到我們的家鄉。”楊航宇聽到這裏又問道:“這麼快的速度,人坐在裏麵受得了嗎?”,星科A答道:“這個我們肯定會設計得很周全,人坐在裏麵,根本感覺不到飛行器是在運動。唯一判斷飛行器運動的就是看顯示屏上不斷變化的數字”。楊航宇越聽越好奇,於是又問道:“這麼快的速度,那這個飛行器的運動軌跡又是怎麼來確定的呢?”星科A繼續講解道:“問得好,因為這個運動軌跡,我們的很多先輩付出了生命,最後才完成這一偉大目標,這個運動軌跡靠的就是兩個中轉站發出的同步軌跡信號,由於兩個中轉站相距甚遠,如果一個發射,一個接收這樣形成一個拋物線的運動軌跡,那是不可能的,後來,我們的先輩們就利用了我們的衛星技術,兩個中轉站同時發射相同的軌跡信號,但這個發射的軌跡信號隻是整個拋物線運動軌跡的一半,當我們的衛星收到這兩個信號後,就會自動判斷這兩個信號的終點會不會有誤差,如果出現誤差和偏移,衛星會發出一個信號,讓這兩個終點重合,打個比方,假如A點站著一個人,B點站著一個人,C點站著一個人,當A點和C點同時向B點投擲一條繩子,當B點看到這兩條繩子不在一條線上時,B點的人就用手拉著A點和C點投擲過來的繩子,讓這兩條繩子結合成一條繩子。這樣在空中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拋物線運動軌跡,我們的飛行器就沿著這條軌跡運動,所以,我們為什麼會建立兩個空間中轉站,就是這個原因。”楊航宇聽到這裏總算是明白了個大概,於是,撬起大拇指稱讚道:“你們的科技發展可能是整個宇宙之最,你們的祖先真是了不起!”星科們聽到楊航宇這麼崇拜他們的祖先,心中充滿了自豪感,也對今天能與地球人同話有著一種成就感。這時星科C說道:“我們的目的地到了。”楊航宇馬上觀察電腦顯示屏上變換的數字,隻見三個數字進入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飛行器停止了運動,穩穩地降落在了地上,但人在裏麵沒有感覺到一點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