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
江院長把楊航宇推入手術室無影燈下,星科A和宇科A還有幾個專家都等在那裏了,頭上戴著白色消毒口罩和白色消毒帽,身上穿著消毒白大褂,手上帶著白色消毒手套,隻露了一雙眼睛,從外表看根本都看不清誰是誰。江院長站在手術台前,吩咐麻醉醫生打針,打完麻醉針後,吩咐專家們把輸血袋掛好,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後,江院長在楊航宇的頭部開始選擇開顱位置,開始劃線,準備沿線切皮,由於整個手術隻有半小時,如果開始動刀,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是有效動作,江院長問專家道:“手術電鑽和手術線鋸都準備好了嗎?請把電鑽和線鋸放在有效位置,插頭插好。”其中一專家答道:“都按你的吩咐全部擺放好了。”星科A聽到江院長說電鑽和線鋸,且看到那些工具都擺在了順手的位置,問道:“請問用電鑽和線鋸做什麼?”江院長答道:“用電鑽打孔,用線鋸開顱啊!”星科A答道:“那不行,太落後了,那都是我們兩百多年前的手術了,現在隻有在我們的曆史教科書上才能找得到這樣的詞語。這樣做腦部損傷大,康複慢,那芯片隻有?0.01mm,你動用這麼大的工具,這是完全不科學的。”江院長看著星科A道:“那應該怎麼辦呢?”星科A答道:“微創手術。”說著從白大褂的口袋裏掏出了看似眼鏡但比眼鏡又複雜的東西對江院長道:“你戴上這個看看。”江院長把那個東西戴在眼睛上一看,一根頭發居然有指頭那麼粗。星科A問道:“怎麼樣?”江院長答道:“不可思議。”隨後取下那看似眼鏡的顯微鏡遞給專家們道:“你們都見識一下。”專家們一個傳一個的戴了一下。星科A又從包裏拿出來一個長二十公分寬八公分的盒子,遞給江院長,江院長問:“這是什麼?”星科A答道;“你打開看看。”江院長接在手中,打開一看,說道:“裏麵隻有一根很細的針啊?”星科A笑道:“你再仔細看看。”江院長再次仔細一看,感覺就像是一些極其細小的東西,但又好象沒有。說道:“除了一根針而外就沒有什麼了啊!”星科A說道:“你戴上我給你的顯微鏡看看。”江院長戴上那東西一看,驚訝道;“天哪,除了那根針而外,全是手術刀和夾子,但是那根針比手術刀和夾子要粗幾十倍。”江院長又把這一稀世珍寶遞給專家讓他們再一次的開了眼界。星科A講解道;“那根你們肉眼看得清的針就與你們的頭發絲粗差不多,那些手術刀和夾子是你們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粗,但是它的大小卻是與你們平時用的手術刀大小差不多,如果用你們的手去操作這些工具,你們根本都感覺不到有什麼東西在手上,就象你們不戴顯微鏡肉眼看這些工具什麼也看不到一樣。而且當你們的手伸進盒子去拿這些工具時,在顯微鏡下,一根頭發絲如你們的手指大,你的手指是多大啊,可想而知。”所有專家們聽得連連點頭,星科A繼續講解道;“所以,我們的祖先為了突破這一難題動了很多腦筋,最終攻克這一難題。”星科A說著又從包裏掏出了一雙看似塑料的手套。遞給江院長,說道:“你戴上這雙手套看看。”江院長戴上手套,隨後麵對星科A問道:“下一步怎麼做?”星科A說:“你現在戴上顯微鏡,用你的手去拿盒子裏的手術刀。”江院長戴好顯微鏡,按星科A的要求去做,顯微鏡下看戴著手套的手就和實際中的手一樣大,但看那盒子裏的手術刀也跟平時操作的手術刀一樣,再用手去拿,也能感覺得到,所有的一切都跟平時操作手術刀一模一樣。江院長再一次的驚訝了。隨後江院長又把這一操作過程讓所有專家們都操作一次,專家們連連讚歎道:“真是不可思議。在顯微鏡下操作比頭發絲小五十倍的手術刀和我們平時實際操作一樣。太不可思議了。”江院長問星科A道:“這手套有什麼神奇之處嗎?”星科A答道:“當然有,所有參數都是與顯微鏡配合設計的,這雙手套能折射出一種光,這種光剛好填充顯微鏡的放大光圈,與顯微鏡的放大光圈互補,當你從顯微鏡裏看這雙手套時,就象你們平時從平板玻璃裏向外看東西一樣,最主要的一點,當你戴上它時,能與你的皮膚完美結合,但是,它的敏感度卻是你們皮膚敏感度的一千倍。當你輕微地碰觸任何東西時,都能通過你的手直接傳輸到你的大腦,使你感覺得到有物體的存在。”所有在場的專家都象是在聽神話故事一樣,要不是自己都親自操作一次,還真不敢相信星科A說的話是真的。星科A繼續對江院長說道:“你看到的那根針,就是專門用來打孔的。”江院長疑惑道:“那根針用來打孔,怎麼打啊!”星科A說道:“你別急,聽我講完,那個顯微鏡不單單是顯微鏡,它的準確名字應該是叫微創手術鏡,右邊是顯微鏡,左邊是透視鏡,透視鏡邊上靠鏡架有一個小旋鈕,當向前扭動時,能發出超強的激光,它可以穿透腦蓋骨看清裏麵的東西,以便尋找腦內的異物和病變,從而精確地定位,當旋鈕向後扭動時,能產生超強的磁場,這個磁場從而使那根小針高速運轉,達到打孔的目的。打好的孔比那些手術刀要大幾十倍,所以那些手術刀是輕鬆出入,當然在肉眼下是沒辦法操作的,隻有依靠這個顯微鏡才能夠順利的操作,那塊電腦芯片?0.01mm,剛好可以從這根針打的洞裏取出,不知江院長有不有這個把握。”江院長是個實在人,聽星科A這樣一問,說道:“說實話,我還真沒有這個把握,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用過這些工具,也沒有在顯微鏡下操作過,不過如果不親自操作,那將是永遠都不敢做這樣的手術,所以我想先用模型讓我們這裏的所有專家試驗幾次。以便讓大家都能掌握這種微手術的基本要領。”星科A回答道:“很好!江院長考慮得真周到,在模型上試驗成功後,就可以在楊航宇的頭上做手術了。”江院長客氣地說道:“我們每一個人在用模型操作過程中,有操作不規範,請你馬上指出來。”星科A答道:“我會的,特別是打孔很重要,左邊的透視鏡中心必須對準針的頂端,掌握磁場的強度就是掌握針頭的旋轉速度,所以左手隨時都是在左邊鏡架旁邊的旋鈕上調節,右手固定針頭,這根針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麵部分為手柄部分,下麵部分為針頭旋轉部分,右手兩根手指夾住針頭上部分,頂端必須露出來對準透視鏡中心。如果對不準中心,旋轉會產生一定的偏角,打出來的孔就不正,當你向後扭動旋鈕時,透視鏡中間會生成一個點,這個點就是透視鏡的中心,隻有這個點絕對對準針頭,這樣打出來的孔才是最標準的孔。你們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