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萊,187 8 年 9 月 20 日出生於馬裏蘭州的巴爾的摩市。祖上是名門貴族,傳到他的父親時,家境已經衰敗。他的父親以賣酒為生,收入微薄。他一邊工作,一邊求學,先後在紐約市立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讀書。15 歲開始給一些通俗出版物寫文章,靠稿費維持生活。

1 90 2 年參加社會黨,曾對芝加哥的勞工情況進行調查,長篇小說《屠場》(19 06)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揭露芝加哥肉類加工廠惡劣的環境。小說主人公立陶宛移民約吉斯·路德庫斯一家在美國定居,約吉斯的父親因勞累過度,患病而死。約吉斯身受工傷,因而失業。他的妻子被工頭奸汙,他為了報仇,毆打工頭,卻被捕入獄。出獄後妻子和兒子均已死亡,他開始到處流浪,後在一些社會主義者的教育和幫助下才看到光明。

《屠場》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不久就被譯成十餘種文字。由於書中寫到屠場老板唯利是圖,把腐爛發臭的肉當作好肉製成罐頭銷售,美國政府被迫通過一些有關食品衛生的法案。《屠場》是 20 世紀初期美國文藝界“揭露黑幕運動”的第一部小說,在它之後,連續出現了許多部作品,對美國各方麵的問題進行了大膽的揭發。

1906 年以後 30 年間,辛克萊繼續創作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黑暗麵的長篇小說,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描寫科羅拉多州煤礦工人罷工事件的《煤炭大 王》(19 17),抨擊 壟斷 資本家 的《石油》(1 927),揭露政治腐敗和警察暴行的《波士頓》(1 928)等。

辛克萊在寫作之外還積極參加政治活動。他對“產業民主聯盟”的建立起了推動作用。他支持“美國公民權同盟”爭取言論自由的鬥爭。1 93 4 年他提出“結束加利福尼亞州的貧窮”的口號,作為民主黨候選人參加州長競選。

從 1 940 年開始,辛克萊以《世界的終點》為總題,寫了 11部長篇小說,以主人公蘭尼·勃德在國內外的活動為主線,描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 國和歐洲各國的社 會情況,其中《龍 齒》(1 942)曾獲得普利策小說獎。1 962 年出版自傳。19 68 年 11 月25 日於美國新澤西州逝世。

辛克萊以創作“揭露黑幕”的小說聞名,他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大多數小說則屬於新聞報道性質的作品,文字流暢,但人物描寫一般化,缺乏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