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讓我提議,為我們牢不可破的友誼幹杯。祝這次聚會圓滿成功。
參加聚會的戰友致辭
例一
在座的戰友大概都不會忘記,1985年,鄧小平同誌下了世界大戰十幾年內打不起來的論斷後說:“我們既然看準了這一點,就犯不著花更多的錢用於國防開支,要騰出更多的錢來搞建設,可以下這個決心。”於是,一個引起國際輿論轟動的重大戰略決定出台了。1985年成為中國的裁軍年。從這一年起,三年之內,就有60萬幹部退出現役轉業到了地方。
我由於參軍前就在某運輸公司工作,所以轉業以後,就準備重操舊業,繼續幹運輸業。話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從內心講,我舍不得離開部隊,穿了十幾年軍裝,剛一脫下來,還真不習慣。但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既然上級已經決定,我便高興地轉業到了地方。回到地方以後,我向區委組織部要求到一家經營很不景氣的交通運輸公司工作,並被任命為總經理。我上任後,首先整頓領導班子,大刀闊斧推行改革,雖然碰到不少阻力,也挨過別人的耳光,但我咬住牙把在老山前線攻碉堡那股兒勁使出來,結果上任頭一年,便使公司由連年虧損轉而盈利,以後兩年又連翻了兩番,現在已是一家著名企業了。
我成功了,這個成功與我熟悉業務有關,但最關鍵的一點還是部隊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鍛煉了我承受挫折的毅力,使我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每當人們用信任的眼光由衷地讚揚我時,我內心卻由衷地感謝部隊培養了我,要不然,有可能我會堅持不下來,更別說有今天的成績。特別是當我聽到人們說我“不愧是部隊上下來的,就是不一樣”時,我更是覺得光榮和自豪。
例二
我轉業12年來,最重要的體會就是要充滿自信。我們不少軍隊幹部在參軍前都沒有工作經驗,年紀都小,也沒有社會生活經驗。因此,剛轉業時,都遇到一個尖銳的矛盾,那就是進入新的領域,一切都是陌生的,別人的眼光也帶偏見,不信任,不歡迎。但這隻是短暫的過程,一般隻有半年左右,半年或一年以後,就會有相當一批轉業幹部受到重視。這時,他們的自信心開始恢複了,這是普遍現象。從我創辦華中公司,以致出任華中公司總經理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華中公司創業初期一無所有,隻有十幾名想幹一番事業的轉業兵,怎樣才能盡快打開局麵,人們心中都沒有底,連我也沒有底。當時還有些人在底下說怪話,說什麼幾個轉業兵想辦公司,除非公雞下蛋。麵對這些,我們不但不灰心,反而勁更足了。一個共和國的軍官,上陣能殺敵保國,轉業一樣能以實業興國,別人認為幹不成的事,我非得幹出個樣兒不可。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查之後,與某個科研所合作,以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領頭,逐步形成了一個包括科技、教育、建築、商業在內的綜合性公司。
麵對無可辯駁的事實,過去說怪話的信服了,有的還加盟了我們公司。我的成功靠的就是自信,但我清楚這不是盲目的自信,這種堅定的自信正是我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裏學到的。我感謝部隊,感謝那些與我同舟共濟的戰友。我相信,有戰友們的支持,我們的公司一定能興旺發達。
例三
戰友相聚,分外高興。這個高興有兩層意思:一是由於久別重逢,二是由於各有建樹。一般地講,在部隊是好樣的,到地方也錯不了。我真為戰友們的成績感到高興和自豪。
轉業後,我分到軸承廠,當工會主席。廠裏近千名職工,麵臨的問題五花八門,大到職工勞動保護、生活福利待遇,小到婆媳之間、夫妻之間、鄰裏之間的糾紛矛盾,每天連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休息天幾乎都占用了。愛人埋怨我不顧家,我對她說,我是一名轉業軍人,要時刻記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現在到了地方,當上了工會主席,為職工群眾服務就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再說組織上把這份工作交給咱,咱就得盡心盡力幹好,隻有為職工排了憂,解了難,才能夠使他們解除後顧之憂,把精力和幹勁用到工作上。從這個意義上講,自己受點累也是值得的。工會工作向來被人們認為是比較難搞的,在我之前,曾有兩任工會主席幹了不到一年就辭職不幹了。我上任後,有的人就預言我也會重走前任的老路。但一年,兩年,十幾年過去了,我不但沒走,而且大家還讓我連任,並給了我很高的榮譽,連續幾年被評為市級優秀工會幹部。
回顧十幾年所走的路,我深切體會到了工作的樂趣。隻要我們的工作和廣大群眾的利益聯係到一起,通過我們的工作,使群眾得到實惠,為他們解決一點實際問題,我們的工作就沒有白幹,我們的工作就有意義,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更應該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牢記黨的宗旨,絕不能忘記我們的部隊生活,絕不能為部隊抹黑。過去這樣,現在這樣,將來還應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