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國古代交通運輸(10)(1 / 3)

早在宋初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曹彬、潘美等率兵伐南唐時,就在南唐國都金陵(今南京市)之西的采石長江江麵上,用數千艘大船,接連兩岸,修建成一座大浮橋。據《宋史·太祖紀》記載:

“初,唐池州人樊若水,舉進士不第,因謀歸宋,乃漁釣於采石江上,乘小舟,載絲繩維南岸,疾棹抵北岸,以渡江之廣狹。因詣上書,言江南可取狀,請造浮粱(即浮橋)以濟,帝然之。遣石全振往荊湖造黃黑龍船數千艘,又以大艦載巨竹垣,議者謂江闊水深,古未有浮梁而濟者,帝不聽。

擢苦水右讚善大夫,先試於石牌口,移置采石,三日而成,不差尺寸。曹彬、潘美帥兵渡江,若履平地。敗唐師,進圍金陵。”977年攻下金陵,滅南唐。

這座浮橋長約五六千米,堪與最長的南京大橋相媲美,比925米的瞿塘口鐵索飛橋長得多,曆史進步作用也大得多,建造時間比它早395年。這座大浮橋,可能是最早的長江大橋。

黃河第一橋

黃河的第一橋在哪裏,它建於什麼時代?據記載,黃河第一橋始建於朱元璋統一中國後的洪武年間(1368~1398年)。當時,大將徐達決意要在黃河上建築一座大橋。根據勘察,橋址選在蘭州城北通濟門外的黃河之上。設計的是鐵鏈連結浮橋,先在兩岸各打下兩根大鐵柱子,用6根130丈長的粗粗的鐵鏈,連結兩岸的鐵柱。在河中並列24艘大船,將船的兩端牢牢地係在鐵鏈上,船上鋪設木板,設立欄杆。這就是曆史上破天荒的坐落在奔騰咆哮黃河上的浮橋“鎮遠橋”。

到了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甘肅巡撫升允籌集白銀36000兩,委托德商承建鐵索橋,至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竣工。橋長70丈,寬22尺4寸,共5孔,仍名“鎮遠橋”。兩端立有“三邊利濟”、“九曲安瀾”兩座大石碑,使黃河上的這座大橋更加壯麗生輝。這浮橋和繼它而建的鐵索橋便是天下黃河第一橋。

“航海”一詞

“航海”兩字,今常用。但古代中國囿於“老死不相往來”的小農經濟,故“航海”者罕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僅錄“海”字;“航海”連用,最早見於西漢末期揚雄《交州箴》。

古交州,即今兩廣地區,治所即廣州。《交州箴》是揚雄給廣州寫的一篇銘記,其中一段是:“大漢受命,中國兼該,南海之宇,聖武是恢。稍稍受羈,遂臻黃支,杭海三萬,來牽其犀。”它的大意是:大漢王朝按照天命,統治整個中國,在遙遠的南邊天池,也受到皇帝恩德的洗洙。稍稍受到束縛,黃支國就從3萬裏外渡過海,向朝廷獻上了名貴的犀牛。此處“杭海”

即“航海”。“杭”、“航”相通。《詩·衛風·河廣》有“一葦杭之”。“杭”字作“渡”解釋。

而“航海”出現,乃見《昭明文選》載劉宋文學家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賦中有“棧山航海,蝓沙軼漠之貢,府無虛月”之句。此後,隨著海運的興起,“航海”即為專用名詞,沿襲至今。

我國橋梁之最

橋梁最多的城市——蘇州。水港小橋多是蘇州城的一大特色。古人有“東南西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之句。在蘇州博物館內的宋代石刻《平江圖》上,可以數到的橋梁就達359座。以後各朝都有增建。這些橋梁的結構,在唐以前主要是用木材建造,上麵配以朱紅梁欄。宋以後易木為石,結構改為拱式環洞。如獨具豐姿的吳門橋、杏春橋,以及曆代詩人詠讚的楓橋、烏鵲橋都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時代最早的鐵索橋——霽虹橋。霽虹橋位於雲南省永平縣岩洞與保山縣平波之間的瀾滄江上。橋西是絕壁,東岸是險峰,整座橋懸空高掛,古代有懸橋之稱,係采用牆根鐵鏈作承重索,其中底索16根。淨跨60米,鐵索兩端分別錨固在兩岸的橋台中。橋總長為106米。兩端的橋台上各建有關樓2座,橋亭1座。橋與閣樓式的建築相襯相配,表現了我國西南地區古代的橋梁匠師的高度技藝。

最長的古代梁式石橋——安平橋。在福建省泉州晉江縣安海鎮的西南,跨越海灣,通往南安縣的水頭鎮有安平橋。該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紹興二十一年(1151)才完成。橋長2070米,麵寬3-3舟米,橋墩314座,全用花崗岩築成。

最早采用“筏形基礎”建成的石橋——洛陽橋。建在福建省泉州市洛陽江的入海尾閭上。據橋碑記載,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因建在萬安渡上而得名,南宋後才改今名。此橋始造於北宋皇祜五年(1053)四月,嘉祜四年(1059)完成。造橋時,首先在江底沿橋梁中線滿拋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基。為使橋基或橋墩的石塊連成一體,在石堤附近的海麵上散置牡蠣,利用它附生在岩礁或別的牡蠣殼上的特點,把鬆動、散砌的石塊、條石膠聚成一體。突破了以前用腰鐵或鑄鐵水來連結的方法。是建橋史上的重大突破,現稱之為“筏形基礎”。

橋洞最多的石橋——寶帶橋。它位於蘇州市南,距葑門3公裏。建於唐代元和年間(816-819),相傳由唐刺史王仲舒捐寶帶資助修建,故名“寶帶橋”。寶帶橋全長31618米,以53個環洞構成一個大連環,是我國橋洞最多的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