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詹天佑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愛國科學家,也是一位才華非凡的鐵路工程師。他為發展中國的鐵路事業,維護國家主權、弘揚民族精神,嘔心瀝血,力盡艱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親自領導的完全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路,無論所需時間、財力乃至工程質量,在當時均屬世界一流。為中外人士所矚目,“給中國人出了一口大氣。”
詹天佑於1861年3月17日生在廣東省南海縣一個沒落的世家。曾祖父詹萬榜是清乾隆間的太學生,因經銷茶葉來到廣東。其父詹興紅經營的茶葉莊毀於鴉片戰爭,因家道中落,不得不離開省城,到南海縣鄉下落戶,以耕田維持一家人的生計。詹興紅也讀過一些詩書,每逢春節,他就為鄉親們寫春聯,賺些錢以補助家用。
詹天佑的母親是一位吃苦耐勞、樸實善良、性格開朗、教子有方的普通農家婦女。嶽父譚伯村和他父親詹興紅是要好的同鄉,因其家境較富裕,在生活上常接濟詹家。譚伯村也經營茶葉,經常往來於廣東和香港之間,他非常器重和喜歡詹天佑,認為天佑從小聰明好學,將來必定事業有成。隨即為女兒譚菊珍和天佑訂下了終身大事。
詹天佑七八歲時,父親送他去南海的一所私塾讀書。當時廣東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半殖民化日益加深,古老中國的大門,被列強打開了,腐敗的清政府改變了長期閉關鎖國的政策,不惜出賣國家主權,與外國侵略者相勾結,以武力鎮壓人民。英法等帝國主義列強武裝入侵,迫使中國割地、賠款。同時,還經過香港源源不斷地向中國輸入鴉片以毒害中國人民,又以極低廉的價格從中國買回農產品和各種工業原料。中國的白銀大批的外流。中華民族處於深重災難之中。對列強入侵與欺壓的行徑,幼小的詹天佑恨之入骨。而對林則徐的頑強無畏、遠見卓識,對關天培英勇獻身,為國捐軀的精神,則非常敬仰與欽佩,從小就立下報國之誌。他深深地意識到:帝國主義列強所以敢在中國的土地上逞雄稱霸,是靠他們手中的“堅船利炮”;中國之所以軟弱,是科學不發達,教育落後,缺乏近代科學技術知識。為使國家早日興旺發達富強起來,不再遭受列強的欺淩,他下定決心學好科學技術知識以報效祖國。幼小的詹天佑特喜歡搜集各種機器零件,長時間地進行觀察與思考。還常常用泥巴仿製各種機械。父親詹興紅熱情鼓勵兒子熱愛科學技術,喜歡機械肯於鑽研的精神,日夜思考天佑將來的前途和出路問題。嶽父譚伯村先生經營茶葉,常往返於香港、澳門,每次返回家鄉,都忘不了給詹天佑帶回一些有關科技方麵的書籍、雜誌、報刊和畫冊,以供閱覽。天佑看到自己喜愛的書刊,如獲至寶,刻苦學習,潛心琢磨思考,學業大有長進。
1872年,詹天佑年僅12歲。是年,正值清政府派容閎到香港主持“選送幼童赴美留學”在香港的招生工作。當時譚伯村先生正在香港,得知這一消息,特地從香港趕回廣東南海鄉下,竭力勸說詹興紅夫婦送天佑赴美留學。在嶽父和父母的全力支持下,詹天佑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學。同年9月抵麻州春田城。美國當局把考取的幼童們分別安置在美國人士家中。當時美國駐華公使羅斐迪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說:“如果我們人民能夠給予幼童慷慨及友誼接待,則我們在中國的利益將有更大的實惠,這比增派我們的軍艦來此更佳。”
1876年1月,天佑以優異的學業成績考入了美國紐海文中學。1878年5月考入耶魯大學,進入土木工程係鐵路工程專業學習。在耶魯大學學習的四年中,詹天佑以頑強的毅力刻苦學習埋頭鑽研,學業超群,尤其是數學成績更為優秀。在畢業考試中,名列榜首,榮獲全班第一名,並寫出了很有價值的畢業論文《碼頭起重機原理研究》,得到了師長和同學們的普遍好評。
二
詹天佑於1881年在美國耶魯大學以極其優秀的學業成績畢業回國。當時在120名全部中國留學生中,僅有兩人獲得學士學位。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當離開美國之前,曾有人對他說:“貴國貧窮,既無築鐵路之器材,亦無築路之人才,以君之學識,如應聘在美國,當可宏圖大展。”對這些勸告,詹天佑淡然處之。決意回國建設祖國的鐵路。
然而詹天佑回國後並沒有受到清政府洋務派的重視。清政府和洋務派修鐵路隻“借洋債”、“用洋匠”,而對本國的優秀鐵路人才則不放在眼裏,非但不重用,相反有意地加以摧殘。竟然派詹天佑去福州水師學堂學習駕駛,這對學有修築鐵路專長的詹天佑來說是個莫大的諷刺。可是詹天佑在強烈的愛國心支持下,接受了這一任務,在水師學堂他努力學駕駛業務,毫不以自己學有專長而清高自負,並以一等第一名的學業成績在水師學堂畢業。之後,被派往“揚武”兵輪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
1884年8月法國派海軍上將孤拔率兵船13艘北上攻擊台灣基隆炮台,法軍強行登陸,被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率部還擊。法軍雖大敗,仍不死心,孤拔又率部入侵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