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02年留學日本,先在仙台醫專學習,後到東京從事文藝活動。回國後擔任過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同時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1918年5月第一次用“魯迅”

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抨擊封建宗法製度。五四前後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奠定了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反動當局通緝,被迫到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初到中山大學任教,開始同中國共產黨建立密切關係。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憤而辭去中大的一切職務,同年10月到上海,認真研究馬列學說,實現了由進化論到階級論的轉變,而成為馬克思主義者。1930年起,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並在支持未名社等進步文學團體、培養青年作家、譯介外國進步文學作品、收集整理古籍等方麵均做出了傑出貢獻。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平生的著譯、日記和書信已編為《魯迅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