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五十年代,蘇步青就開始研究一般的空間微分幾何學,特別是一般麵積度量的二次變分的計算和K展空間。60年代又研究高維空間共軛網理論,並獲得係統而深入的成果。70年代以來,蘇步青又注意把微分幾何運用於工程中的幾何外形設計,在中國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計算幾何。蘇步青潛心科學,著作如林,共發表科學論文一百五十多篇,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麵概論》等專著十部。其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麵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蘇步青不但是中國現代數學家,中國數學會的發起人之一,還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七十多年來,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自回國以來的二十幾年裏,蘇步青培養了近一百名學生,在國內十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係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包括解放後培養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學生。在複旦數學研究所,蘇步青與其學生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見可喜現象,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蘇步青提倡教書育人,同時還要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諄諄教導學生要增強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為振興中華發奮學習。學生要德才兼備,要一代超過一代,這是蘇老一貫的理念,也是教育界著名的“蘇步青效應”。他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十分注重教書育人,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教育事業,並且和陳建功教授共同把浙江大學和複旦大學的數學係建成一個具有相當高水平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基地,在他的領導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幾何研究集體。1954年出版的《射影曲線概論》一書,綜述了這一理論。蘇步青對於射影曲麵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內容很豐富,不僅發展了一般的理論,而且深入地研究了許多重要類型的曲麵和共軛網,得出非常有意義的幾何構圖。1964年出版的專著《射影曲麵概論》,就是這方麵的總結。蘇步青還常鼓勵年輕人要努力學習,要拓寬知識麵,不要隻看一種書籍。他常以“培養超過自己的學生”為目標,並以樸實言行詮釋崇高師德,揭示了文化傳承、人類進步的一個基本道理。他經常將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研究相結合,使其在數學研究方麵前進了一大步。他深信,數學研究為建設服務,堅持數年必有成效。他常說,做學問,就和造金字塔一樣,一定要打好基礎,使自己具有廣博的知識,這樣才能為攀登高峰創造條件。

蘇步青中學畢業後赴日本留學,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任浙江大學理學院數學係副教授、教授、係主任,浙江大學訓導長。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到複旦大學任教,任複旦大學數學係教授並兼任複旦大學教務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兼任學術委員會常委,專長微分幾何,創立了國內外公認的微分幾何學派。後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複旦大學副校長。1978年後任複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複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數學年刊》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983年起任複旦大學名譽校長。曆任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

根據統計,蘇步青發表論文168篇,出版專著10多部。可謂是我國教育界泰鬥、國際數學界傑出人士,他的專著中的《蘇步青論文選集》、《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麵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計算幾何》等曾引起很大反響,有的已在國外翻譯出版,是數學界難得的作品。他專長微分幾何,創立了國內外公認的微分幾何學派,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國際上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與“東方第一幾何學家”,也是中國第一位研究“K展空間”的專家。2003年3月17日16時45分,享年101歲的數學大師蘇步青因病於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