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導演影片《活著》,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曆次政治運動為經,男主人公富貴的一生為緯,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嬉笑怒罵的諷刺和批判,被觀眾和影評人普遍推崇為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活著》是張藝謀迄今唯一一部被禁的影片,卻在國際上贏得了空前的榮譽: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人道精神獎;1994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相當於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95年,導演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影片從一個小孩子的眼光反映30年代上海幫會鬥爭的人心險惡,全片包裝相當華麗,女主角鞏俐更在片中大展歌舞。影片憑借美妙的構圖和飽滿的色調獲得第四十八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1995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自由論點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呂樂),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美國紐約《電影雜誌》評選1995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名。影片拍攝完畢後,張藝謀與鞏俐分手。
1997年,導演影片《有話好好說》,這是一部都市輕喜劇,京味十足,詼諧幽默,影片彙集了薑文、李保田、瞿穎、葛優、李雪健、傅彪等諸多明星大腕,主題曲由臧天朔演唱。張藝謀導演本人也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收廢品的民工角色。
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影片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是張藝謀唯一一部完全采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真摯感人。影片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天主教影評人“兒童與電影”最佳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佳影片大獎,意大利《電影》雜誌最佳影片獎,美國國際青年文化中心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伊朗第十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兒童教育三等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第23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1999年度歐洲電影評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0年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電影組織1999年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表演獎(魏敏芝),《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2000年世界十大最佳影片第二名。
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這是張藝謀一部唯美、深情、感人的愛情片,像一篇娓娓道來的散文詩,現實與回憶相交錯,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本片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影,被譽為“世紀末的愛情絕唱”,作曲家三寶的配樂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本片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天主教和基督教聯合頒發“人道主義精神獎”,意大利電影評論家協會、意大利記者協會“巴克大獎”,2000年度中國政府華表獎最佳影片獎,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侯詠)、最佳美術獎(曹久平),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日本銀幕》2000年度:最佳外語片第一名、最佳外國女演員(章子怡),2001年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觀眾評選大獎,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第19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