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1 / 3)

臨濟位於雁蕩山北側,是一個依山臨海的縣,與她在山東齊地的同名兄弟相比,這個縣城貧瘠得出奇。據這個縣城在明朝原本是不存在的,隻是因為後來連連戰亂,又是農民起義又是清軍入關,大批流民奔逃入山,人口漸聚之後,地方政府為了方便征稅而設立,但在此時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清朝初定之後,流民6續返鄉,這裏又重新淪為了一個窮山溝。

雖然林風沒有什麼混軍閥的想法,但作為第一個占領的地盤,他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去了解臨濟縣的現狀。

經過初步清點,臨濟縣在籍有百姓四萬多人,其中一半是縣城附近耕種山坡田的農民,另外還有六千多人是山中的獵戶,剩下的就是海邊的漁民。當林風率一夥人大肆搜刮之後才現,這裏的確是沒什麼油水,從縣衙門的庫房裏就可以看出來,全縣存銀居然隻有區區六百多兩銀子,而糧草則根本沒有,一問周培公才知道,前幾他就奉令把所有的糧草上繳到台州府了,眼下的糧庫自然空空如也。

幸好林風的這支部隊自身就是輜重部隊,暫時不用為糧食著急,而那隨軍攜帶的七十八萬餘兩銀子,林風自然毫不客氣的據為己有了,反正靖南王此刻焦頭爛額自身難保,也不用擔心他會來上門要債。

林風占領臨濟縣之後的第一措施就是下令全軍上下剃頭留辮子,這個倒行逆施的命令倒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抗議,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此刻己軍深入清軍腹地,身邊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朝廷大軍,這樣易服改容自然會對保全性命大有好處,而且現在身邊臨濟縣的百姓個個拖著辮子,自己腦袋亂糟糟的樣子雖然保持了漢族本色,但也未免顯得怪模怪樣,所以僅從審美觀念來考慮,這也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偽裝了,那就得偽裝到底,這個縣城的武庫雖然隻有幾把破槍爛刀,但清軍的被服倒還存了五六百套,加上從被俘守軍身上收繳來的一共可以湊齊八百件,正好可以偽裝一個棚的步兵,出於安全方麵的考慮,林風命令心思比較活泛的王大海率領他的部下偽裝成清軍出城駐紮,扼守各個交通要道封鎖消息,此外還拿出幾千兩銀子命令城裏的裁縫加緊趕製清軍軍服,於是幾以後,林風在遠在北京的朝廷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了大清的遊擊將軍,宣布了對臨濟縣的合法占領。

雖然是準備投降,但亂世之中有槍便是草頭王,林風自然也得乘機擴大隊伍,在大了一陣銀子之後,一聲令下那兩千多名精壯挑夫立即進入服役狀態,除了充實趙廣元、劉老四、王大海的部曲之外,林風也下令從各營中抽調有經驗的老兵,以此為基幹組建了自己的親兵部隊,分別交給李二狗和三個軍官加緊訓練,至於戰鬥力會如何林風倒不是什麼很在乎,到底這也隻是一個預防措施而已,不管怎樣,即算是投降,一支四千人的部隊也總比兩千人的砝碼要重,這樣投降之後自己混的官職也肯定會更大一些。

但就在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整軍運動中,林風手下的士兵鬧出了一些很不和諧的噪音,就在剛剛占領縣城的第三,幾個快要進棺材的老頭哭搶地的找縣令周培公大人告狀,根據原告陳述,那晚上一夥官軍明火執仗的對他們那幾家進行了搜查行動,順便還親密問候了那條街的兩個姑娘和三個寡婦,要求縣令大人為他們做主。

當周培公為難的把原告的訴訟狀交給林風時,林風並沒有感覺到什麼意外,根據他這段時間的了解,自己的這些手下絕對不是什麼好鳥,雖然遼東軍打起仗也算是悍不畏死戰鬥力強勁,但搞起搶劫強奸來同樣是一等一的高手,要知道這時代的軍人根本沒有什麼榮譽感和責任心可言,俗話當兵吃糧,也就是當兵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吃飯,如果有財的機會的話那自然更妙,不過眼下是避風頭的時候,林風當然不希望在臨濟縣弄得怒人怨,這個嚴重的軍紀問題得好好處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