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1 / 3)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混亂之後,京師的局勢在大體上穩定下來,至少從表麵上看來,各個商鋪已經恢複營業,然而誰都知道,戰爭迫在眉睫,此間糧價飛漲,一石白米竟賣到白銀二兩五錢,各種生活物資如布匹、油、鹽等也隨之上浮,一時間北京哀鴻遍野,民生凋枯。這令林風等人大為頭痛,不得不在作好戰爭準備的同時,抽出精力來應付這場因為恐慌而產生的經濟危機。

雖然江南漕運已經斷絕,但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北京豪門富戶極多,他們大都囤有足夠的糧食,而且林風手頭也掌握著康熙遺留下的幾個大糧倉,在短時間內北京並無乏糧之憂,其實現在的危機隻人們自行恐慌,讓那些糧商推波助瀾鑽了空子而已。

漢軍在這場危機中表現得非常強硬,可以說用鐵血來形容,實際上林風及他的一眾手下對此也相當憤怒,眼看就要上陣打仗了,這些黑心的商人還趕著拖後腿,簡直就是活得不耐煩了,林風心下納悶,難道這些人以為他們的腦袋會比砍刀硬朗麼?既然你不讓我們好過,那你也別想痛快,經過一陣商議之後,李光地和陳夢雷分別拉攏了一些商人中的動搖派,隨即開始了全城戒嚴,大批軍隊立即衝入各個米店將這幫家夥全家逮捕。在經過一番恐嚇威脅之後,米價在商人的努力下慢慢平抑,與此同時,在李光地的全盤統籌下,通州糧倉的糧食也被有計劃的分批運入城內,在某種程度上穩定了人心。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在北京入伍的那一萬新兵在這次危機中嚐到了甜頭,在林風的堅持下,李光地主持的軍政府無償為軍屬提供了一批糧食也銀兩補貼,這種區別對待雖然引起了一些不滿,但在軍隊中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些新兵也因此感激涕零。

其實這段時間漢軍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但也並不是什麼事都沒幹,軍隊在拚命訓練的同時,也拉出去打了幾場小仗,目標是順天府管轄內的十幾個縣城,這個過程與打豐台大營和打通州大同小異,嚴格來說並不算什麼戰鬥,因為這些縣城的大部分官員早已逃亡,剩下沒走的也不是什麼忠臣,趙廣元的那幾千騎兵雖然訓練得不是很好,但轟隆隆跑起來也實在是很嚇人,當把隊伍排好拖出大炮轟得兩下,這些縣城也順理成章的立即陷落。此後漢軍騎兵的活動範圍漸漸擴展,向北和山海關遙遙對峙,向南則對天津衛步步進逼。

陳夢雷這些時候在情報以及宣傳方麵表現出了極高的才華,在林風看來這個家夥確實是很有潛力,如果好好培養鍛煉一下成為戈培爾式的人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在林風親自指點授意下,陳夢雷迅速領悟了工作要點,這段時間他利用上次大宣傳的機會組織了一個非常實用的班底,一些以戲班子、相聲演員以及其他賣藝人為主力的工作隊活躍在京城的各個角落,以各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擴大漢軍的影響,幾場小規模攻打縣城的戰鬥在他誇張宣傳下儼然成為巨大的勝利,在側麵幫助林風迅速穩定北京的政治局勢。

當京城陷落康熙皇帝殉難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清庭的統治立即進入了一個亂糟糟的無序狀態。北方各省的封疆大吏一開始並不大相信這個消息,不過當這個流言一而再再二三的被人證實後,他們以及他們所領導的官僚集團發生了大麵積的恐慌,很多省份上上下下的政治生活在短時間內亂了套,官員們對此手足無措,從傳統理論上來說現在首先要做的事當然就是勤王京師,奪回京城為先帝複仇,不過要奪回京師必定要集合大軍,這個大軍如何集合法、集合之後誰來牽頭掌權就成為北方官僚體係爭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