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風到達豐台兵站的時候,第一軍的兩旅騎兵已經排好了方陣等待檢閱,打頭的就是林風原來親授的“大漢第一軍騎兵第三旅”和“大漢第一軍騎兵第四旅”的軍旗,幾千鐵騎整整齊齊的佇立在寒風之中紋絲不動,從表麵上去似乎軍容很不錯。
當初為了從法統上繼承西漢、東漢王朝的正溯,而劉漢王朝的象征就是五行中“火”德,所以漢軍在換裝的時候挑選了大紅色為軍服的顏色,所以在這個朗朗的春日裏這支軍隊顯得非常奪目,從隊形上可以看出,當初瑞克上校在天津戰例中的精彩表現對於現在的漢軍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漢軍的隊列訓練基本上都做到了人人過關,而眼前的這支騎兵部隊就做得相當漂亮,雖然那些矮腳的蒙古馬讓看慣西片騎士戰爭的林大帥有點沮喪。
為了迎接最好領袖的到來,第三旅和第四旅的兩名旅長顯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當近衛軍的帥旗一亮象這幾千騎兵就刷刷的抽出馬刀,斜指天空聲嘶力竭的大喊大叫什麼“大帥萬歲”、“我主必勝”之類口號,而整整齊齊的高呼口號之後又訓練有素的在軍官的口令下跳下馬來,同時下跪磕頭,總之場麵經營得相當不錯。
不過此刻的林大帥似乎沒什麼精神頭,老實說如果是初到這個時代的時候林風見了今天這個場麵一定會熱血沸騰什麼的,但現在就沒有這許多詩情畫意了,不管怎麼說也是打了幾場惡仗、砍了幾萬腦袋的“名將”,比起當初血戰圖海的凶險來說,這個幾千人馬還真是勾不起林風太大的興趣。
不過既然官兵們都這麼客氣,那也不能不給點麵子,所以當騎兵們表演到位之後林風也立即配合的親切慰問,雖然是在作秀,但從還是可以感覺到士兵們的精神麵貌很不錯,而且在檢閱的過程之中,林風驚訝的發現這兩個騎兵旅之中竟然參雜了不少蒙古兵,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批蒙古兵除了語言之外,從外貌上來看,和正兒八經的漢人沒有任何區別。
這個令人震驚的事情主要是因為軍帽——因為已經頒布律令嚴禁結辮子,所以漢軍統治區的百姓就很自然的恢複了原來的發型,而眾所周知的是,咱們漢人的傳統發型相當的繁瑣,除了在梳理方麵有著種種明目之外,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將長長的頭發挽在頭頂,形成一個高高的發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原來林風設計的那種平頂帶軟帽簷的軍帽就有點不合時宜了,所以在眼下的漢軍軍帽都是換了一種非常之誇張的水桶帽,而這個時候士兵們為了表示對大帥的絕對尊敬,在大帥經過的時候紛紛脫帽,於是林風此刻就非常驚訝的看到所有的蒙古士兵都挽了發髻,其裝扮跟其他的漢軍士兵一摸一樣。
看著這些蒙古兵的裝扮林風心中的第一個反映就是“民族壓迫”,本來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稀鬆平常,不過這時落在林風眼裏就很有點警惕感了,這裏倒不是他看不慣這類事情,他在意是軍隊裏的團結方麵——可以想象,若是在同一個番號的軍隊裏出現了非常惡劣的民族矛盾,那肯定會對戰鬥力造成可怕的影響,而之前在圖海之戰中漢族士兵臨陣倒戈就是這其中的明證,所以在發現這個現象之後林風立即停止了檢閱,命令部隊就地駐紮,同時召兩位旅長問話。
在之後的談話中兩位騎兵上校堅決否認了大帥的質疑,異口同聲的聲稱在他的部隊裏絕對沒有什麼種族歧視現象,而現在的這些蒙古兵之所以做漢族打扮那是仰仗“大帥洪福”以及“大漢威德”,而之前的那些民族成見在大帥的個人魅力麵前絕對微不足道,他們是自願融入這個團結的集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