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1 / 2)

公元一六八五年秋,太祖親征,兵進遼中,清將蔡毓榮與之戰,大敗之,遂克遼陽,是役,斬首十萬,丁口十去其七,遼河盡赤,知府姚啟聖殉。

瘋狂的屠殺整整進行了一日一夜,待漢軍上上下下筋疲力盡之後,方才罷兵封刀,待到天明收屍時,整個遼陽城竟然隻剩下四萬多老弱婦孺,成年的壯丁、婦女,幾乎都被漢軍斬殺殆盡,諾大一個城市,再也找不出幾間完好的瓦房,亦找不出一口幹淨的水井,大街小巷伏屍處處,赤血盈池,尚未燃盡的房屋尤自散發著寥寥青煙,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熏人的血腥和屍臭。

林風花費了很大的氣力,方才把軍隊重新整頓起來,瘋狂的殺戮之後,軍隊的情緒顯然有些失控,漢軍的正規部隊因為久經訓練的關係,情況還好一點,軍令催促數次便在軍官的命令下撤回了軍營,但那些民兵卻顯然不太容易招呼,封刀令下達之後,居然有不少人置之不理,依舊在遼陽城內衝突縱火,最後林風不得不派出兩營火槍兵全城驅逐,槍殺數十人之後,方才把他們趕回大營。

匆匆修整一天,意興闌珊的漢軍就在軍官的催促下拔營出征,放棄了這座苦戰得來的城市,快馬加鞭,朝錦州方向撤退。

自前天開始,馬英派來的傳訊兵就一波一波的趕到了大營,為林風通報時下的軍情。

隨著八旗主力的回援,兼之科爾沁部的突然參戰,目前對戰局對漢軍非常不利,直到這個時候,清軍的戰略意圖方才完整的呈現出來--就在林風所部圍攻遼陽的時候,清廷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的騎兵大隊就趕到了哲裏木,與科爾沁王爺布爾亞格瑪的蒙古鐵騎彙合之後,四萬大軍沿著柳河疾進,而此刻漢軍林風部隊與馬英部隔著沈陽一南一北相距數百裏,已然快要被滿蒙聯軍分割開來。

大軍臨近,馬英部勢單力薄,不得不立即從彰武撤退,自前日以來,漢軍騎兵第六軍三個騎兵旅相繼與滿蒙聯軍的前鋒發生接哨戰,且損失不小,敵軍呈四麵圍攻之勢,竟意圖全殲騎六軍主力,馬英迫不得已,隻得命騎六軍第二旅趙應奎部自雙廟集層層阻擊,自己率主力強渡柳河,同時飛馬通報林風並請求指示。

昨天上午,林風就給漢軍騎兵第六軍馬英部緊急傳令,命騎六軍主力朝北寧緩緩南撤退,務必盡量纏住敵軍,為漢軍大隊爭取時間,同時派出八百裏快馬,以寧錦都督的名義越過平遼中郎將王大海,征調那兩旅直屬部隊以及步兵第三軍諸部,命原本鎮守寧錦的守軍即刻急援北寧,並就地征發民夫整理城防,修築野戰工事。

秋日漸高,寒風蕭瑟,轟轟隆隆的鐵蹄踏破了恬靜的遼沈大地,鋼鐵洪流滾滾向南,火槍旅在前,炮旅居中,騎軍和民兵殿後,近六萬大軍拚命的朝錦州方向急行軍。林風的大軍此刻狼狽到了極點,在放棄遼陽之後,林風就立即拋棄所有與戰鬥無關的輜重,此刻全軍輕裝,赤溜溜一路狂奔,好像是剛剛打了一場大敗仗。

中軍諸將麵色疲憊之極,人人麵色焦黑,嘴唇幹裂,走了這麼久,人人的嗓子都渴冒煙,卻也沒有一個人敢勸主公稍歇片刻。林風極不自然的側身騎在戰馬上,這幾天人不卸甲、馬不解鞍的狂奔,他臀上和兩股都磨得血肉模糊,雖然近衛親軍替自己墊了棉花,然而奔馳之間,卻依舊疼得咬牙咧齒。此刻他與近衛軍參謀長慕天顏、羽林中郎將瑞克三馬並騎,手中展著一大幅地圖,一邊行軍,一邊商議軍情。

“看來咱們還是輸了一著,我料這個科爾沁的布爾亞格瑪早就和韃子勾搭上了,之前他們舉止曖昧,其實是想讓咱們麻痹大意!”林風疼得額上冷汗直冒,咬牙切齒的道,“布爾亞格瑪這個老雜種,老子饒不了他!”

慕天顏苦笑道,“現在想起來,真是好險--幸虧咱們拚命打下了遼陽,不然此刻將陷於堅城之下,進退無據,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韃子和蒙古人將咱們一個一個的吃掉!”他抹了一把冷汗,心有餘悸的歎道,“當真危險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