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經過汪士榮一番介紹之後,林風還是明白了一些比較關鍵的東西。於成龍大人署理山西之後,政事還是幹得很不錯的,不論是勸弄、治河還是修路治學都做的相當漂亮,本人的官聲很好,兩袖清風不取民財,同時字也寫得好,詩詞作得不錯,在北方士林也很有威望,在政府機構中成穩老練很會做人,前一段時間朝廷動亂時期,北方各省的滿漢督撫都起了爭執,就他山西一直穩住了,額泰被他籠絡得服服帖帖,心甘情願的幹著二把手,由此可見他的政治能力。這次蒙古軍在野戰中擊敗清軍圍困太原之後,於成龍大人在滿城士民的擁護下登城設防,各方人士在他的領導下精誠團結,大戶人家出錢糧,鬥升小民出勞力,日以繼夜加固城防,將太原府打成了一塊鐵板,讓葛爾丹碰得頭破血流。
太原城的頑強顯然大大出乎了葛爾丹的預料,其實在去年的時候,他本來並沒有染指中原的野心,在他的心目中,統一蒙古遠遠要比進軍中原要重要得多,成吉思汗有訊曰:隻要蒙古人都團結在一起,那我就能讓蒼天覆蓋的地方,都變成蒙古人的牧場。作為成吉思汗的忠實崇拜者,葛爾丹大汗當然不會違背這條訓誡。事情的變化是從林風殺入北京、楊起隆起兵河南開始的,因為中原動亂的關係,清廷的邊防力量大大削弱,葛爾丹的鐵騎毫不費力的打垮這些邊軍,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山陝簡直成了一塊不設防的肥肉,簡直不咬白不咬,於是大隊出發劫掠邊城,而守軍日益虛弱的抵抗越來越刺激了蒙古人的野心,劫掠的對象也越來越深入到內地,最終發展到現在大軍南下企圖占領山西。
隨著林漢軍事集團的介入,這場戰爭慢慢的離開了葛爾丹的掌握,若是在早些時候,他或許還能有一些戰場主動權,但現在隨著東路軍的潰敗,他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自己的汗帳主力困於堅城之下,晉西北門戶打開,數十萬漢軍如潮水一般湧入山西,步步逼近,戰場形勢極為險峻,準葛爾大軍進退兩難,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他不得不一邊飛馬傳令,召回攻略陝西的西路軍,一邊開始考慮如何給這場戰爭爭取一個體麵的結果。
這個時候林風的中軍主力已經近抵代州府,大漢騎兵第一軍趙廣元部循滹沱河南下,與第五軍趙良棟部彙合於原平,數千精銳騎兵驅趕著一路潰逃的準葛爾東路軍一路南下,隆隆鐵蹄踐踏著表裏河山,太原北大門忻州岌岌可危,衝殺在最前沿的穆成東部甚至與葛爾丹汗帳遊騎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
不論葛爾丹怎麼封鎖,數十萬漢軍西進山西的消息終於傳進了太原城,乍聞喜訊,傷亡慘重奄奄一息的古城奇跡般的爆發出了驚人的活力,再一次將葛爾丹的攻城大軍趕下城頭。這真是一個既令人尷尬,又令人驚喜的訊息,實際上就在去年的時候,山西軍民在巡撫於成龍大人的領導下,一直對林漢集團極為敵視,而太原督撫上下,自於成龍開始,提起“林風”二字一律在前麵加上“匪逆”之類定語作為修飾,咬牙切齒同仇敵愾,不過就心理上分析,倒也未必是對康熙皇上傷心,雖然君父赴難確實令人痛心疾首,但難過幾天也就過去了,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真正仇恨林風的原因在於這個奸邪小人為了一己之私居然調唆楊起隆這類草寇禍亂天下,鬧得山西一省綱常大亂民不聊生——這和康熙被砍頭就是兩個性質了,玄燁這傻X被砍了大夥最多也就唱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什麼什麼地,或者發發生子當如孫仲謀之類浩歎,屬於感情糾葛,但農民起義可是真的危害到了山西人民的和諧社會,屬於利益糾紛,這當然是不可饒恕的罪行。
但現在時移勢轉,在蒙古鐵騎的威脅下,太原人民的政治覺悟發生了飛躍式的成長,目前的形勢極為明朗,合城上下每一個人都明白,若是準葛爾大軍獲勝,那麼根據蒙古軍的戰爭風格,太原絕對不會有一個人能活下去,而反過來若是漢軍獲勝,那麼太原人民多半會否極泰來迎得新生。
幸運的是,漢王林風也明白這一點,對於這場戰爭來說,太原的和平解放實在是意義重大,不論是在戰場形勢上還是在政治需要上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當趙廣元和趙良棟部開始兵進忻州的時候,漢王欽命特使就已經在汪士榮的安排下悄悄出發,軍統部門將安排事先買通的蒙古軍通譯,與太原城內的於成龍取得聯係。
漢軍的外交使臣剛剛離開中軍大營,林風就接到了一個令他意外的消息:葛爾丹大汗的使者攜美酒肥羊,於轅門之外等候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