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楊起隆再度叛亂之後,中國的政局可謂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僅皇帝就一下子冒出了四個,分別是北京的漢元興帝林風,湖北的草頭皇帝楊起隆以及南方的吳家叔侄,而除此之外,實際情況可能還比表現現象嚴峻得多,實際上自從反賊玄燁被砍頭之後,中華大地上就有無數豪傑蠢蠢欲動,最先起這個心思的是八旗的三個統兵王爺,之後就算到南方的三個漢奸頭子,而最後,就輪到台灣的“大明朝廷”。
其實如果這麼算的話,西北地區的準格爾部還有個“大元皇帝”——去年的時候,葛爾丹自稱已經得到了黃金家族的遺傳,於是就給自己加了這麼一個頭銜。
漢廷軍械糧秣統計衙門一直對此高度重視,可以說每年潑出去的白銀有很大一部分就拋在這個上麵,起初的時候林風感覺有些納悶,因為就他看來這個錢花得實在是有點冤枉,老實說這個年頭什麼天子皇帝的真是一錢不值,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隻要有個地盤有點實力,誰有心思大可去鬧,他自己也就是這麼過來的,大哥別笑話二哥。
不過他手下的幾個大臣卻不這麼看,在他們心目中皇帝這個頭銜顯然分量很重,要知道自從三皇五帝以來,大家都不知道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這個日子會怎麼過。這件事情倒也不是什麼很奇怪,因為在林風的那個年代,中國已經很久沒有皇帝了。
現在林風案頭上的這種情報很多,大漢王朝派出去的間諜很注意這個事情,小到某將軍府第姨太太的丫鬟的奸夫的日常閑聊,大到鄭經和他手下謀臣的謀劃,凡是一涉及“大計”、“帝王之道”等敏感詞彙一律飛馬上報北京,而其他部門也都是如此,比如最近就發生了過一起重大謀逆事件:在山西某山區的某個李姓山寨上,幾個山寨頭頭閑極無聊,一番長談之後決定成立帝國,於是推舉家族中年紀最大的那個老頭當了皇帝,宣布那個山頭以及附近幾百畝山坡地為大唐帝國領土,之後再宰了兩頭瘦豬放了兩掛鞭炮“封賞群臣”,呼啦啦一家夥那個山頭上一下子冒出上百號公侯、將軍、尚書,最小的也撈到了一個四品大員。
其實這事原本算不上什麼大事,眾所周知,因為長期戰亂的原因,山西那個地方盜匪多如牛毛,而象李家寨這樣以家族為單位占山為王的遍地都是,官府對他們的要求大多是收點稅就完事,而這起案件發生之後一年之內,包括收稅的鄉官也沒什麼察覺,這幫家夥雖然稱了帝封了官,但到底也沒什麼“朝廷大計”給他們處理,臨到頭也還是種地的種地打獵的打獵,直到過年之後,某個縣城衙役回鄉過年才偶爾聽親戚當笑話談,而這個衙役當時也沒認為有什麼大不了,回到縣城之後再轉述給自己的同事,最後終於落到了縣令的耳朵裏。
作為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縣令當然知道這件事情在政治上的嚴重性,當時一聽就嚇了個魂不附體:自己治下居然冒出一個“大唐帝國”,這還了得——要知道山西原本就是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而且那一家子還真的是姓李,說不定還真的是李世民的第N代子孫,當下立即發出緊急公文,星夜投遞府城,知府同樣大驚失色,不敢怠慢,火速向上上級報告,一封公文經過層層潤色誇張,到了於成龍那裏的時候,李家寨儼然“謀國大寇”,於是一麵秘奏林風,一麵下令發兵。
五天之後,縣令派遣衙役、民壯計六十餘大軍討伐,一路凱歌高奏,順利逮捕大唐帝國皇帝、親王、公爵、尚書等各路大員,大唐帝國滅亡。按山西巡撫於成龍的命令,反賊就近直接押送帝都。
這件事情到了北京卻難倒了不少官員,實際上此事應該是屬於官場失誤,起初那個縣令把這事看得很重:在自己眼皮底下“立國”一年了,自己都一無所知,這個責任殺頭抄家都還算從寬處理了,所以為了推卸責任,公文裏雲山霧繞,把這個李家寨說得是狡猾無比,而且實力驚人,連當地百姓都被他們蠱惑了,地下活動堪稱舉世無雙,因此才一不小心被蒙蔽了,而上報之後,各級老大同樣不敢承擔責任,同時為了表示“震驚、重視”,紛紛添磚加瓦,因此北京那邊一直以為是一夥蓄謀已久、組織嚴密、實力強大的反叛軍團,性質定得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