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指人與人隻有利益的關係。比喻重利而忘義的交往。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國名將廉頗因其戰功顯著被趙王封為上卿,在一次與秦在長平的交戰中,據守不出。秦國施用離間計,使趙國罷免了其大將軍的職位,而讓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領兵作戰,廉頗的同僚、朋友、親戚、部下因其不是大將軍而疏遠廉頗。
趙括不會打仗,僅40天就損失兵卒45萬,大敗而歸。
趙國雖然得到楚國、魏國的救援,一時得以解圍,但國力衰弱,很難對付強敵了。燕國又趁機來攻打趙國,趙王重新起用廉頗,命廉頗為大將軍抵抗燕兵。結果廉頗打勝,趙王封他為信平君,地位不在相國之下。
這樣,廉頗的地位又得到恢複,他的一些朋友同僚又上門拜訪,廉頗很不歡迎他們,質問他們以前落魄時怎麼都回避了?
客人不感到羞恥,反而笑嘻嘻地說:“老將軍呀,天下的人不都是以市道交往嗎(市道之交)?您有勢力我們就跟從您:您沒勢力我們就離去,這是常理嘛,您別怨恨我們啊!”
廉頗恍然大悟,才明白他們看中的隻是他的權勢與他們的自身利益,不是他本人,廉頗盛怒之下,拒絕了他們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