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浚陳侃翔黃海鳳
(浙江工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杭州310014)
摘要建設和諧學院,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全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精神,是進一步激發學院活力、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本文闡述了文化建設對於和諧學院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建設和諧學院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文化建設要依靠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製度文化、行為文化四種載體來開展,同時在文化建設過程中還要處理好四對關係。
關鍵詞和諧學院文化建設意義和思考
1.充分認識開展和諧學院構建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1開展文化建設,有利於形成和鞏固全院師生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這對於一個學院也是如此。在構建和諧學院過程中,文化因素也將深深地滲入其間,它為和諧學院的發展提供思想基礎、精神支撐。良好的學院文化有利於確立全體師生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和共同發展的信念,有利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催人奮進的激勵作用和潛移默化地教育人、培養人、凝聚人的功能,有利於營造鼓勵教師幹事業、支持教師幹成事業的良好氛圍,有利於使一切有益於學院的勞動都得到承認,受到尊重和保護,使一切有利於學院發展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中國有句俗話“家和萬事興”,這對於一個單位也是一樣,通過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支撐,可以在學院內部形成一種守望相助的氛圍,形成一種全體師生的共同願景。
1.2開展文化建設,有利於促進學院整體工作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隨著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學校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人民大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日益高漲,已從“能上學”的需求逐漸轉變成“上好學”的需求,因此,學院的發展重點在“上層次、上水平”、走內涵化發展的道路上。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協調好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這三大主要任務,促進學院整體工作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是當前的主要問題。文化建設中,和諧文化內含協調發展的理念,它所倡導的發展包括教師、學生、科研、教學等諸多因素,是個人與集體、教學與科研、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等多種關係的協調發展、全麵進步。在現階段,學院建設中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快速提升學院在國內的水平和知名度是我們的中心工作。但是,作為高校,學院整體水平的提升與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人才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緊密相聯、相輔相成的。提升科研和學科水平不能忽視對教學的投入,不能以降低人才培養質量為代價,否則學院的發展就不可能協調。開展文化建設,有助於培育學院整體工作協調發展的思想意識、思維方式,使大家在關注科研、學科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實現學院的全麵進步,從而促進學院的和諧發展。
1.3開展文化建設,有利於在學院內部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文化建設中的核心理念是求同存異、兼容並包、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具有弘揚正氣、凝聚人心、溝通感情、形成合力等功能,能夠起到化解矛盾、整合各種關係的作用。和諧學院不是沒有利益衝突,也不是沒有矛盾,而是通過對各種利益關係、學院內部矛盾的調整和處理來實現學院的和諧與融洽。目前“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對高校的影響巨大,日益引起教師、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趨於多樣化。開展文化建設,形成獨特的學院文化能夠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人文精神被弘揚、傳承,是一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能夠引導師生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思考社會;能夠培養師生用寬容的態度看待和處理各種問題,有助於避免思想認識上的片麵性和極端化,有利於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優化環境;能夠在學院內形成心齊、氣順、勁足、實幹的良好氛圍。
總之,開展文化建設,要有利於形成與學院發展目標相適應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基礎、思想道德基礎和精神文化基礎;有利於激發全院師生的創造活力,促進學院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整合院內外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於加速學院獨特文化自身的發展,促進文化與學院整體工作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