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淺談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勵機製(1 / 3)

童筱燕朱慧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杭州310024)

摘要有效的科研管理體製對於提高高校科研水平與質量是十分關鍵的,而激勵機製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體現為它的引導作用。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重視並運用合理的激勵機製為科研工作者營造一種良好的科研氣氛和環境,是推動科研工作大力發展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高校科研管理激勵機製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肩負發展科學技術的任務這一重要職能逐漸顯現出來,科研已經成為高校的特征之一。如何有效地激發和調動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高校科研更加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已經成為科研管理者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而“調動積極性”在管理心理學中就是“激勵”。因此,在高校科研管理活動中,“激勵”已成為科研管理工作者提高管理績效的一個重要手段。

1.激勵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

激勵就是激發鼓勵,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未滿足的需要就是激勵過程的起點,由此引起個人內心的激奮,從而使個人從事滿足某種目標行為。目前,激勵機製廣泛地運用於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對激勵機製的認識和學習,並結合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的特點,可以認識到,激勵機製的運用能夠使科研工作人員在科研工作中迸發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科研人員作為科學研究的主體對象,在科技工作中,不僅需要自我激勵,更需要來自他人、群體的激勵。對群體成員的激勵,是提高全體活動效率的根本前提。因此,建立合理的激勵機製對實現高校科研管理任務和目標具有保證作用。有關研究表明,對大多數科研人員而言,追求自我實現是從事科研工作的主要原始動因。科研工作者自我需要是否能實現,一方麵取決於科技工作者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努力程度,另一方麵也取決於社會對其研究成果

認可程度。因此,科研人員在致力於追求科研能力的同時也致力於追求社會承認,正是這種追求構成了科研人員從事科學研究的社會動力和研究心態。社會承認不僅能使科研工作者的追求得到滿足,還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熱情,不斷追求新的,更大的社會承認,從而形成一種有利於科研工作不斷深入的良性循環。因此,科研管理部門必須要采取多種激勵措施激發他們的科研願望,使他們通過科學研究來不斷地實現社會承認的目標。

建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激勵機製,不僅僅有利於激發並調動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熱情和

積極性,同時有利於科研工作者改變行為使之符合高校科研活動的目的。高校科研政策和製度中體現激勵因素,能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首先,高校的科研管理政策和製度是國家科技發展的目標、價值趨向和政策導向的具體化。因此,其激勵因素必將對科研工作者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這主要體現為:廣大科研工作者以此為依據,校正自己的科研方向,明確自己的科研目標,確定自己的科研選題,使自己的科研工作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以發揮科研服務社會的作用。其次,科研管理政策和製度作為一種行為規範,它具有判斷、衡量科研工作者行為的作用,這種作用通過影響科研工作者的價值觀來達到引導科研工作者行為的目的。在科研管理政策和製度中體現激勵因素,則能促進他們朝著組織所設定的目標和方向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最後,科研管理政策和製度中激勵因素還產生教育作用,其主要表現為鼓勵。通過鼓勵,科研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得到應有的承認,這不僅能進一步促進其更努力地工作,而且還能使周圍的人得到鞭策和激勵。同時,鼓勵能增強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起他們更高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