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 / 3)

七月二日 新疆宣慰使署人員出發情形

乘京滬夜車由滬赴京。計餘於本年五月中旬接到新疆宣慰使行署聘書,繼又奉財政部鹽務稽核總所訓令,準予調充新疆宣慰使行署參議,並被派調查西北鹽務產銷情形。遂將經手職務交代清楚,並將應用地圖及儀器等購備齊全,頗費時日。加以歐亞航空公司航行迪化之飛機並無定期。延至今日始得出發。先是宣慰使署人員由上海乘輪赴海參崴繞道西伯利亞鐵路前赴新疆者,第一批有郭殿丞、丘景行、蘇靖三君,於六月十七日啟程。第二批有張鑒暄、王汝翼、虎臣、王曾善四君,於六月二十九日啟程。由南京乘歐亞航空公司飛機前往者,第一批有艾沙、高長柱二君,於五月十六日出發。第二批有張誠、楊秉離二君,於五月二十三日出發。第三批為黃慕鬆宣慰使與王應榆、錢桐二君,於六月六日出發。第四批有夏仲毅、李棠、李華英三君,於六月十五日出發。尚有張汶、張培哲二君因須攜帶無線電機正在滬候船,將赴海參崴轉西伯利亞鐵路前往,與吾輩相約在迪化會集焉。

七月三日 宣慰使署內部組織及預定工作

早八點抵京。赴中央飯店小憩,遇老友張誌拯,暢談半小時。即往中山路建福裏七號新疆宣慰使公署駐京辦事處見處長杜仲英,又見使署經理處長王維嵩,接洽乘飛機出發事宜。藉悉黃宣慰使最近於六月二十八日電致中央保舉劉文龍為新疆省政府主席,盛世才為新疆邊防督辦。晚與張誌拯兄嫂及潘銘新、胡博淵諸兄聚餐。餐畢作玄武湖之遊。一輪明月,扁舟蕩漾,頗覺優遊自在。談及西行任務,因告宣慰使署內部組織除副官、秘書、經理有例定專責外,暫分政務、交通、宣傳、交際、調查等組。每組三四人,由宣慰使委派。亦有一人兼任數事者。餘被派入政務組兼交際組。至於同人到新疆以後,第一步工作自屬宣慰,希望全省免除戰爭狀態,漢回各部停止敵對行為。第二步工作即為調查。調查範圍包括政治、軍事、外交、曆史、地理、氣候、地質、民族、宗教、社會、教育、交通、農林、畜牧、礦產各項,期限擬定為三四個月。調查完畢隨將結果詳細呈報中央,以便采擇施行。餘之調查任務,則將注重於礦產、農林、地質數門也。

七月四日 由南京飛到西京 碑林 臥龍寺

晨八時到西華門外明故宮飛機場。歐亞航空公司飛機第一號已由滬飛到。該公司總經理李景樅特親來照料。張誌拯、潘銘新、胡博淵、張子高、王複初諸兄均來送行。餘與諸兄恰均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同學遂攝一影以誌紀念。八時半起飛。同座為使署經理處長王維嵩,暫編三十六師參謀長吳英琦(適自贛謁蔣委員長返京)與參謀張理平,及航空公司機械師一人、電報員一人、駕駛員一人。餘生平坐飛機此為第一次。飛機之初升,頗覺震蕩,略有戒心。霎時間全京在望。俄而已越長江。愈飛愈高又愈速,直有如蘇東坡所謂“浩浩乎如憑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景象。而山川之美,景物之廣,決非赤壁一隅所能比擬,不覺心地坦然,胸襟曠然。於斯時也,機亦平穩,較坐汽車似更為舒適。惟機聲喧鬧,同座者隻可筆談。約十一點過許昌,越嵩山見黃河。十二點安抵洛陽。飛機降落後,至站內休息,略進飲食。站設西宮交通部無線電台。機場停有歐亞五號與八號飛機為短途航空之用。一點半由洛陽起飛西行。過陝州、靈寶、潼關、渭南而至西安,時則三點一刻也。寓城內西北飯店。先至附近西來堂飯館進餐。與飯館夥友談,悉本城陝西省銀行票價從前曾落至五折,近自邵主席來後,價已漲至九九以上。物價每元錢可買雞卵一百枚至一百二十枚,或豬肉四五斤。惟魚類貴,且不多見。井水混濁夾沙泥,僅西關有甜水井一口而已。餐畢徑遊碑林與臥龍寺。碑林在文廟內,藏古今石碑多種,上自周秦,下迄明清,靡不包羅。惟屋宇甚舊,倒塌堪虞,光線亦殊不足。各碑排列並無一定秩序,考古者宜加意保護焉。附近設書肆專賣碑帖,宛似北平之琉璃廠。臥龍寺為長安著名古刹,藏宋版《積沙經》六千三百有餘卷。昔日康南海遊此留連而不忍去。最近林森主席、戴傳賢院長視察西安曾下塌於此。餘等至法堂時,見慈雲法師盤膝坐階上,乃由外來為寺內諸僧講經者。晚八時赴陝西省政府謁邵力子主席。九時往易俗社觀劇,劇名《頤和園》,演前清庚子八國聯軍故事,調為秦腔。片刻返旅館。一新聞記者來探詢吾輩行程。餘亦還詢本城狀況。據稱西安現有報館四所。一曰西北文化,省政府所辦。一曰西京,黨部所辦。一曰新秦。一曰民意。二者俱商辦。每日銷數最多約二千五百份雲。

七月五日 由西安至蘭州 六盤山 五泉山

晨五時起即往飛機場。場在省城西關外。適值陰雨,道路泥濘不堪。西安無汽車可雇,有亦不能行。洋車亦不能行。惟有雇騾車而已。到場後因天雨風大,候至正午十二時始離西安。沿渭河西行。少頃過鹹陽。若聞“渭流漲膩棄脂水也”之聲。惜不能見阿房宮遺跡耳。約飛一點半鍾,見峰巒起伏,綿亙數百裏,是為六盤山脈,界乎秦隴之間。是時機飛甚高,從此過秦州(即天水)、伏羌,下午三時到蘭州飛機場。場在東門外十五裏。略休息即擬繼續西飛。及五時,飛機師忽報告今日不再西行矣。乃雇騾車進城,寓東門大街江蘇旅館。略進飲食,席間得遇綏靖公署甘肅行營職員數人。餐畢,聞南門外五裏有五泉山,為當地名勝,尤為避署佳處。乃雇人力車獨往一覽。至則倚山為屋,重樓疊閣,層出不窮。惜天色傍晚,無暇細顧。鼓勇氣至東龍口,見泉水由石隙流出,潺潺有聲,成小爆布,其西有凹龍口。由東龍口遠眺,隻見蘭州東西南三麵環山,北臨黃河,通以鐵橋,形勢險要,氣象雄偉。又見郊外菜畦繁茂,綠葉如茵,罌粟花紅白鬥豔,所占麵積較深黃將熟之麥穗為多,似為七與三之比,亦蘭州之大觀也。晚九時謁綏靖公署甘肅行營主任鄧寶珊。又謁甘肅省主席朱紹良。談悉新疆局麵,自黃宣慰使到迪化以來漸形安定,前途似可樂觀。十時半返旅館,購得土產鴨梨數枚,味甘而脆,大逾直、魯等處所產。旅館為新開,客多房少,餘與王君維嵩橫臥一榻。將入睡,忽憶頃遊五泉山時,見楹聯甚多,出陶某別號五泉山人手。一聯曰:“裏麵清清淨淨安安間間無非妙諦。到頭囫囫圇圇活活潑潑便是如來。”佳句也。行人於亂離之世見之,獲益多矣。

七月六日 氣象不佳飛機留蘭 京電突兀新局似變

晨五時即起。綏靖公署特派汽車送吾等至飛機場。飛機原定六時出發,因涼州無線電來報該處風力太大,每小時速力四十公裏,不能西飛。按照航空慣例,凡飛機航行之先,必須得前程沿途之氣象報告。報告以下列三點為最要。(1)雲彩之高低。(2)風力之大小。(3)肉眼視線之遠近。雲彩低、風力大、視線近,乃航空之大忌。風之速力超過每小時二十五公裏時即屬危險。又凡雨後須待機場幹而不滑方可起飛。否則危險。氣象報告須按時為之,大概每半小時或每小時舉行一次。及飛機出發正在航行之時,則由飛機上之無線電常常拍致沿路航站,報告飛行狀況焉。午後涼州來報氣象仍不佳。同時西安無線電來報該處陰雨。故原有歐亞航空八號飛機亦不能東飛。該機乘客有平滬銀行界王、朱二君,乃三星期前來甘調查金融者。略談片刻,忽見清華同學汪大燧君亦至。知君已榮任為甘肅省公安局局長。繼與一美國教士署名舒雅各者談,藉悉外人之在蘭州傳道者頗眾。最有力者當推德國天主教。共有教士四十餘人。除傳道外兼營地產耕種,每年獲利不少,英國教士有三家。美國教士亦有三家,屬基督複臨安息日會(Seventh Day Adventists Misson)。舒君又告我甘邊洮州多森林瀑布,風景絕佳。卓尼司楊土司轄地農產繁盛,並有金礦,但全用土法開采,產量不多。在卓尼司之西二百五十英裏有一山峰,比喜馬拉雅山之山巔更高。此言如確,則世界最高點當在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之交界矣。晚宿機場。接新疆宣慰使駐京辦事處杜處長來電,請吾等暫止肅州,勿入新疆,餘再告雲。餘與王君維嵩閱之頗為驚疑。新局殆有變歟。

七月七日 由蘭州至肅州 連山巔積雪 古廟四凶

晨八時半離蘭州。方起飛餘即用活動攝影器攝蘭州風景。九時三刻過平番,亦自空中攝焉。十時一刻抵涼州。機停。涼州城郭雄壯,為甘肅西部要都,且為綏遠、寧夏、青海往來貿易之孔道。現有青海軍隊陸軍騎兵第二師一部分駐此。聞城內古跡頗多,有鎮海、姑洗、二古塔、大雲寺、嵩家寺、馬超舊居、薛仁貴寶劍等。惜飛機隻停半點鍾,不克前往瀏覽。十一時續向西飛。十二時過甘州。見河渠頗多,其產稻宜也。由是西行,祁連山脈明晰可見。山巔積雪未融。午後一時半到肅州飛機場。場在西門外四十裏。餘等降機後即由青海軍隊步兵第九師旅長馬步康派兵數名迎往距機場約裏許之高岡上古廟中休息。其旁複有一廟,歐亞航空公司肅州站之無線電台在焉。四周全為沙地。氣候幹燥,駱駝綿羊躑躅成群。餘驟見之恍惚如入數年前在電影中所見埃及之沙漠,與衛兵談,始悉機場既離城太遠,而附近又無旅館,民間卑汙不可居,惟此古廟尚可勉強住宿。黃宣慰使赴新時曾在此過一夜。但亦甚不合衛生。蚊蟲、臭蟲、黑蚤、白蚤,俱所不免也。餘笑應之曰此可謂之四凶也。傍晚,宣慰使署同事李華英、李棠、夏仲毅三君自城內坐騾車到廟晤談一切,三君於三星期前即抵肅州,因候飛機,猶逗留於此。今聞駐京辦事處來電中止赴新,自覺特別懊惱。但為何中止,同人均無從探悉。晚齊宿廟中,餘因連日旅行,不免勞頓,頃刻酣睡。四凶雖猛,亦莫如餘何也矣。

七月八日 留肅州 西北航空各站情形 南京二次來電

氣候不佳,飛機停肅州站。餘等靜待駐京辦事處二次來電。得暇輒與飛機駕駛員及肅州劉站長談。悉餘等所乘歐亞航空公司一號飛機,屬容克式。與二號機同為該公司最有力之飛機。計有汽缸九個。馬力四百匹。每點鍾能航二百二十公裏至二百四十公裏。儲汽油量一百一十立脫。每點鍾消耗汽油五桶半,等於二十七個半加侖。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先後購置飛機十一架。現存五架,其餘六架均於試航期內墜毀。除一架在歐陸失事傷人外,其餘幸未遭慘禍,馬達尚可修理。惟機架全毀,不堪再用。公司損失不在少數,再加西北交通極端困難,汽油悉由包頭用駱駝運往各站。每頭僅能載汽油四桶,成本甚貴。至於航空站之設備,亦至感困難。暫時因陋就簡。目下設備最完備者,當推蘭州站。計有站長一人,無線電信員二人,輪流工作。郵務員一人。以上俱中國充任。另有庶務員或幹事一人則由德人充之。職員既全,複有宿舍與辦公室櫛比而立,俱由公司建築。若涼州、甘州等處,因事務少隻有電信員一人主持一切。現有之肅州站屬臨時性質,有站長一人,電信員一人,庶務員一人,紮帳篷而居,兼作辦公處,惟新機場將竣工,並擬建造房屋。由肅州而西,在新疆省境內,共有三站。一在哈密,有站長一人,因馬仲英部將無線電收音耳機扣留,消息不通。此次由蘭州與吾等同來肅州之杭君將赴哈密充電信員。一在迪化,有站長一人,通信員一人,無線電台經省當局禁止使用,等於虛設。一在塔城,尚未布置就緒。公司原定自一號機二號機由德來華後,即開始歐亞通航。中德合辦方麵,擔任上海至塔城之航線。德俄方麵,擔任由塔城至柏林之航線。近以新疆內部仍在戰爭狀態,故此項計劃尚未實行。至於各站間距離,最短者為上海南京間,計二百七十公裏。最長者為南京洛陽間,計六百九十公裏。其餘除洛陽西安間較短計三百二十公裏外,他如蘭州—肅州—哈密—迪化—塔城間之距離各為五百公裏左右。由上海至肅州之航線共長二千四百七十五公裏。由肅州至迪化共為一千零五十公裏。至於乘客票價,由上海至蘭州四百五十五元。由蘭州至肅州三百元,由肅州至迪化五百二十五元。每客能隨帶行李至多以十公斤為限,逾限須按照距離付運費,如由肅州起算至蘭州每公斤過重行李須付給運費洋四元五角。至於各處航線航行之難易,當以西安至蘭州一段為最險。因有六盤山脈故,尋常航行高出地麵五六千尺,過六盤山時須高出一萬五六千尺。再航空以清晨日出時為最宜。中午陽光高照時,空氣易起震蕩,飛機因之不穩,所以駕駛員常向客言明天請早起,五點鍾即須開航也。晚接杜處長二次來電,悉汪院長已電令黃宣慰使返京,同人不必赴新。寥寥數字,似包含無限之意味。餘等即在古廟秉燭集議。(1)設法速派機飛往迪化備宣慰使乘用。(2)同人多數留肅州,一二人或可赴新疆視察。(3)電複杜處長。

七月九日 新疆政變消息 肅州沿革與商業 嘉峪關 一個少女與五十枝“美麗牌”

破曉肅州城內馬步康旅秦參謀長來談。據報新疆臨時邊防督辦盛世才於六月下旬由滋泥泉戰勝返省後即將陶明樾、陳中、李笑天三人槍斃,原因不明。又聞馬仲英部隊已移駐天山南路吐魯番一帶,僅留少數人在哈密。馬本人亦已至吐魯番雲。六時一刻,一號飛機向哈密行,乘客僅前馬仲英部之參謀長吳英琦與歐亞航空公司之電信員杭君。臨行,駕駛員謂到哈密後或即返肅州或續飛往迪化,歸時定有消息報告也。餘深盼其一路平安,早還肅州。如由迪化飛回而黃宣慰使仍留迪化者,餘決欲乘機前往一視耳,哈密為由肅州至迪化必經之道。自上月一號飛機載黃宣慰使徑赴迪化未在哈密停留後,馬仲英部頗致不滿,揚言以後遇在該站停留時,定將飛機扣留,同時航空公司原用以載油到哈之汽車已悉被借用,是以駕駛員鹹有戒心。蓋此路不通者已一月矣。此次吳英琦既為三十六師參謀長,又奉蔣委員長之命往晤馬仲英,航空公司李總經理亦有親筆函致馬仲英托吳代交。所以一號飛機敢放膽而往焉。一號機行後,秦參謀長堅邀進城盤桓。餘等以須靜候飛機消息不便遠離未去。同事上校參謀李棠,字浣生,籍安徽桐城,餘初識之即與論方望溪、姚姬傳、吳摯甫諸先生之文格,頗相得。浣生留肅己三星期。對於當地風土人情頗有調查,乃於此時告我以彼之心得。肅州於虞夏時為析支北境,秦為月氏國,漢屬匈奴。嗣降設酒泉郡。漢以後,前涼、後涼、西涼、北涼相繼據之。隋置肅州。唐初因之,天寶初複為酒泉郡,後陷吐蕃。五代屬回鶻,宋初屬甘州回鶻,後屬西夏。元置肅州路,屬甘肅行省。明設肅州衛,屬陝西行都司。清初因之,雍正二年裁衛屬甘州,七年設肅州直隸州,領高台縣,民國稱酒泉縣。酒泉之名,因東門外二裏許有一泉塘,水清冽可作酒。此肅州之沿革也,至於地勢,適當甘肅、新疆之關鍵。城中鼓樓之四額,曰東迎華嶽,曰南望祁連,曰西達伊吾,曰北通朔漢,可謂確切。以地處重要,商品麇集。向由陝西來者曰東大道,以大布及紙張為大宗。由包頭經蒙古草地來者,以洋貨磚茶為大宗。由西路來者,有新疆之葡萄幹、杏幹、杏仁、棉花。由南路來者,有青海之皮毛與牧畜。惟近年商業大衰,民生凋敝。城內乞丐到處皆是,老百姓困苦之狀不堪言喻。聞肅州之北四十裏金塔縣境多鬻子女以為生活。用大洋二三元便可購得十六七歲之女子。其價值不啻與蘭州城內五十枝一筒之前門牌或美麗牌紙煙相等也。肅州土產,除鴉片外有麥、青稞、黃豆、煤、玉石。煤為一種半無煙煤,產於祁連山,土法開采,每洋一元可購三鬥,重二百斤。浣生又嚐獨自策馬遊嘉峪關。關在肅州城西六十裏,為萬裏長城之極端。有內外二重,內城正方形,隻容衛署一所,東西辟二門,外城長方形,西北南三麵距內城僅丈許,東西略寬,外城辟三門。一東北、一東南、一正西。居民絕少。西關城樓題“天下第一雄關”。關壁題詩句甚多,大意不外乎“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幹,往後看,看不見,朝前看,黃沙白草無人煙。”抑何畏縮乃爾。由肅州至嘉峪關沿途每隔五裏有大墩台一,高約二丈。又有小墩台五。各有專名,用以表明裏數,乃舊時驛道之重要標誌,驛道兩旁有楊柳,皆左文襄公平回亂時所植。惜已為軍隊砍去不少。左文襄公於前清同治年間削平回亂,費十年之力,駐肅州時甚長,酒泉古城等處留有親筆聯額,居民為立有專祠。吾人讀其詩“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渡玉關。”想見文襄氣概是不凡。

七月十日 飛機西去杳無消息 孫軍東來大有文章 新疆風雲未定 青海波瀾將興

一號飛機自昨晨離肅州西飛後,肅州航站得該機來電報告安抵哈密,但以後行止則杳無所聞。公司職員惴惴,餘等亦頗以為慮,姑就航站無線電台收音器按耳而聽,冀得哈密方麵一二消息。結果茫無所得,惟入夜聞南京廣播無線電台報告時事新聞甚為清晰,其重要者如(1)孫殿英軍隊已陸續由察哈爾晉北開拔西進,預備赴青海西部屯墾。(2)李杜代表王子耀十日由京乘歐亞航空公司二號飛機動身赴新。據航空電信員雲,關於孫軍西進消息幾無日無之。當然為關係西北全局之重要新聞,肅州駐軍(青海軍隊)早已十二分注意,且表示反對,認孫軍此舉必將有不利於青海。除迭派代表赴京請願拒絕孫軍人青外,更嚴行戒備,如臨大敵。竊意青海附近尚未見孫軍一兵一卒,而已布滿嚴重之空氣,一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其擴大之程度,隨首都廣播之次數以俱進。新疆問題迄未解決,似又將添一青海問題,此豈中央任命孫軍屯墾青海始願之所及,抑另有神機妙算存乎其中乎?惟此種廣播消息,不問其實際影響何如,一般新聞記者最為歡迎。如西安之四種報館,蘭州之《甘肅民國日報》,每日出版一二張,均賴此廣播消息為唯一之重要材料,舍此則平津滬寧之新聞到西北時將成曆史矣。若在西安或蘭州每逢星期二可讀當日之上海報,則不能不歸功於歐亞航空也。

七月十一日 沙漠中絕妙點綴 《我憶臨洮好》的西北寫景

關於一號飛機及肅州以西各航站仍無消息,同人殊覺煩悶。或下棋,或遊附近村莊,聊作消遣。餘與李君英華、王君維嵩同遊張家莊,見水渠縱橫,灌溉稱便,麥尚未割,穀子始種。罌粟花盛開,紅白鬥妍。莊在吾等所居之古廟東約二裏,沿途土地堿性甚大,而野草閑花,種類頗多,沙漠之地得此點綴,可謂別開生麵矣。李君特采集成簇,沾沾自喜,餘乃為攝一影以誌紀念。餘遊罷無事,偶思肅州航站電信員安可象君藉(籍)隸皋蘭,當能道本地掌故及名人傳記,趨與之談,果借得《鬆崖詩錄》全卷。狄道吳鎮,字信辰,別號鬆花道人著,清乾隆年人。宦遊湘鄂,十二歲能作詩,二十六歲從山左牛真穀為師,著有《鬆花庵詩草》、《鬆花庵遊草》、《鬆花庵逸草》、《蘭山詩草》。《鬆崖詩錄》乃集以上諸詩之菁筆。其詩骨力蒼堅,意味深厚,得漢唐作者神理而不襲其貌。餘翻閱之下,亟錄關於西北寫景數首。其中《我憶臨洮好》十首,先寫臨洮春夏秋冬四季光景,後寫山水人物古跡名勝,堪當臥遊,尤為難得。

灞橋歌送真穀先生旋裏

灞橋水,流浩浩,送別離,無昏曉,昔年王粲從此征。況有李白題詩好,清湍下白鳧,疏柳啼黃鳥,行人立馬夕陽中,萬古離情散秋草。

太行

一帶輪蹄跡,千秋汗血痕。陰崖聞歎息,恐是健兒魂。

洛陽

洛陽佳麗似長安,萬戶香風在牡丹,回首北邙秋一片,漢家文物晉衣冠。

《我憶臨洮好》十首(臨洮即狄道吳鎮故鄉在蘭州東南一百餘裏)

(1)我憶臨洮好,春光滿十分,牡丹開徑尺,鸚鵡過成群,渙渙西江水,悠悠北嶺雲,劇憐三月後,賽社日紛紛。

(2)我憶臨洮好,真於盛夏宜,南山驚積雪,北戶怯涼,簫鼓官神集,鶯花仕女知,柳陰間抱酒,揮扇是威儀。

(3)我憶臨洮好,秋天爽氣新,牛羊皆可酪,蠅蚋不勞嗔,毛褐裁衣厚,明醽釀酒醇,東籬殘菊在,西望更愁人。

(4)我憶臨洮好,三冬足自誇,冰鱗穿鯉,野味買麇,靄靄人如日,飄飄雪似花,年來青稞賤,到處酒能賒。

(5)我憶臨洮好,山川似畫圖,高岡真產玉,寒山舊流珠,雲影迷雙鶴,濤聲落萬鳧,曰歸歸未得,三徑日榛蕪。

(6)我憶臨洮好,州如太古間,蒼髦感郡伯,野老話椒山,花繡摩雲嶺,冰開積石關,牡猷辛與李,搔首鬢毛斑。

(7)我憶臨洮好,詩家授受真,高岑皆幕客,白賀是鄉人,山水今無恙,文章舊有神,二張珠玉在,後起更嶙峋。

(8)我憶臨洮好,流連古跡賒,蓮開山五瓣,珠濺水三叉,蹀躞胭脂馬,闌幹苜蓿花,永寧橋下過,鞭影蘸明霞。

(9)我憶臨洮好,靈蹤是勝遊,石船藏水麵,玉井瀉峰頭,多雨山皆潤,長豐歲不愁,花兒饒比興,番女亦風流。

(10)我憶臨洮好,城南碧水來,崖飛高石出,峽斷鎖林開,靜庭魚龍喜,清秋虎豹哀,何時歸別墅,雞黍新醅。

別有鬆花庵律古、律古續稿、鬆花庵集唐、四書詩、沅州雜詠集句、瀟湘八景集句、韶史、裨珠、八病說、鬆崖文稿,惜均未得見。

七月十二日 新疆政變內幕如此 黃宣慰使在迪化之生活

晨十時許無線電台報告一號飛機已由哈密東飛。午刻十二時果至肅州,王應榆、錢桐、張誠三君次第自機降。同人歡迎之餘,亟詢新疆現狀,據稱黃宣慰使自接中央電召即準備回京。此次一號飛機於十日由哈密到迪化。原擬乘之返京,因候中央新派宮碧澄、彭昭賢二專員到迪化會晤,略為展緩。先派王等三人於本日清早六時離迪。同行有被金樹仁扣留之哈密王,抵哈密後即投馬仲英部矣。至於新疆局麵,自黃宣慰使到迪化後,人心大安,士氣亦振,一般回民更如大旱之得雲霓。臨時主席劉文龍與臨時督辦盛世才亦甚表歡迎。惜早有奸人挑撥是非,混亂觀聽,宣慰使抵迪化後之次日,盛督辦即赴東路前線督戰。旬餘方歸,僅得一晤。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省府維持委員會召開臨時委員會議,遽槍決新省府秘書長陶明樾、邊防督辦公署參謀長陳中、航空處長李笑天。據省府正式公布,三人罪狀為“圖謀不軌冒充宣慰使公署高級長官”。此後宣慰使公署如有函電致中央悉被嚴密檢查。此等舉動,自屬出於誤會。但黃宣慰使始終坦白乃心,行動照常。其奉命宣慰之真意,現在各方麵想已經明了。縱外間謠言四起,亦不值一辯耳。至於軍事,馬仲英自在滋泥泉敗退後即移駐天山南路吐魯番一帶,馬本人亦在吐魯番,另有回兵在迪化南三四十裏與省軍相恃。省內吉林軍隊劉旅長與二個團長均於某夜在該處遭襲擊而亡。此種相持狀態恐一時不易解決。先是有人主張設立軍事委員會,招致各方麵有實力者、有聲望者於一堂,借以打破僵局,和衷共濟,努力建設。未始非無見地也。至於宣慰使公署即設於前新疆主席金樹仁公館。夥食開銷均由自給,且甚節省。地方供應,一概謝絕。宣慰使辦公之餘,輒讀書談話,與在京時無異,絕不作無謂之應酬。目下迪化城內汙穢異常。郊外露屍久不掩埋。河水雜以血水。是以同人均患腹疾。現在居民之較有資財者多欲避往他處。而苦於交通,欲行不得。雖間有飛機降臨,苟無邊防督辦公署之特許,亦無從購票也。

七月十三日 新疆概況 軍隊內容

留肅州,續與王、張、錢三君談新疆狀況,可記如下:

(1)麵積與人口新疆共有麵積五百三十七萬方裏,人口三百萬,內有漢人二十餘萬,哈薩三十餘萬、蒙民十餘萬、漢回十餘萬、纏回二百萬。哈薩多居阿爾泰山,纏回大半住天山南路。

(2)教育迪化省城有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一所,計有學生約一百人。省立師範學校一所,學生亦有一百人。省立中學一所,公立小學四所。公立女子小學一所。公立初級小學二所。公立女子初級小學二所。兩湖私立小學一所。甘肅私立中山小學一所。纏民初級小學一所。

(3)交通陸路東道由迪化至奇台四百七十裏。由迪化至哈密十八站(每站約一百裏)。由哈密經星星峽至肅州十八站,可通汽車。北道由迪化至塔城十八站,西道由迪化至伊犁十八站,亦可通汽車。南道由迪化經吐魯番、焉耆、庫車、拜城、溫宿,經和闐河至和闐、或經巴楚莎車皮山、和闐至於闐,尚未行過汽車。

(4)貨幣市上通行鈔票為新疆省銀行紙幣,每張一兩計紅錢四百文,銀元一元合紙幣二十五兩至六十兩不等。按市麵計算,已發紙幣共值一千五百萬元。目下省政府每日發印二十八萬元借以維持生活。俄國十個盧布值省票八百二十兩。砂金每兩值省票三千四百五十兩。現在省令禁現金出口。當飛機航行初開時,現金出口為數不少。

(5)物產新疆省物產豐富。珍藏甚多,礦產以金、煤、石油、玉石為大宗,迪化城四圍皆為煤礦。農產有米、麥、高粱、小米、青稞、豌豆、大豆、玉蜀黍、葡萄、杏、梨、瓜果。天山南路蠶桑之業甚盛。皮毛藥材亦著名。

(6)外交迪化城內有俄國領事館一所,噶什喀爾有英國領事館一所,金樹仁曾與俄訂約二十餘條,許俄人在新疆自由貿易,去年金又向俄購小飛機七架,汽車若幹輛。

(7)軍隊(甲)駐省城者有(1)黑龍江民眾救國軍蘇炳文部官兵二千一百四十二員名,全部有槍。(2)吉林自衛軍李杜部官兵一千九百四十八員名,十分之七有槍。(3)國民救國軍王德林部官兵三百六十七員名,十分之五有槍。(乙)駐昌吉、呼圖壁二縣者,有吉林自衛軍李杜部官兵四百八十八員名,十分之七有槍。(丙)駐綏來、烏蘇二縣者有國民救國軍王德林部官兵一千一百四十六員名,十分之七有槍。(丁)駐伊犁者有(1)吉林自衛軍李杜部官兵一千五百四十員名,十分之一有槍。(2)省軍五千八百七十五員名,全部有槍。(戊)由塔城至省城,由省城至古城,由達阪至省城等處,駐有省軍八千二百三十四員名,全部有槍。以上天山北路共計客軍七千六百三十一員名,省軍一萬四千一百零九員名,總計二萬二千七百四十員名。(己)天山南路(1)加利加子等有人三千,槍一千五百枝。(2)馬仲英部有人三千餘,槍五千餘枝。(3)其他回兵人數槍數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