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哪?!走,跟我回家”,“我不是你們的孩子,憑什麼和你回去”,“混賬,一切回家再說”不管情願不情願,雨辰被拉回了家,到家之後雨辰被拉回了偏屋,母親也在這裏,三人相繼坐在凳子上,母親坐在雨辰旁邊,拿著藥膏輕敷著雨辰的手臂,父親坐在對麵,一臉正色,雖嚴肅端莊,卻多了幾分溫和,雨辰看著心裏納悶,不知所謂溫和從何而來,“孩子,你來我們家也有十二個年頭了,有些事情你是要知道的”,雨辰心裏大大的問號,也不知從何提問,靜靜等待下文,心頭的怒火逐漸被好奇替代,“這事要從十二年前說起,我們這個村子,以前不是在這裏的,是後天遷來的,以前的村子在現在村頭的上遊,上遊有個堤壩,分開兩條路往下流,以前的村莊就在另一麵,當時的村子不比現在,但生活也不算太差,你的親生父母你沒見過,我們是後來被托付照顧你的,這些你都不知道,在一次事故中,你的父母喪生了,你父親以前學了點修築堤壩的手藝,在開始建造的時候動用了全村所有的男丁,大家主動賣力,堤壩建成也十分順利,就在快完成的時候,連續下了2個月的大雨,水位上漲的太厲害,堤壩也不穩固,就這樣發生了事故,你的父親是當時的負責人,那次事故帶走了很多人的命,其中就有你的父親母親,後來我們搬了遷,是周圍村子的幫助才讓搬遷成功,也是他們幫忙,堤壩才徹底完工”,“既然如此,今天在路口我聽到幾個人好像是在議論我,對我唯恐不及,這是怎麼回事”,“那是他們的父親在那場災難中犧牲了,而你也正好是那次出生的,對親人的感情和委屈無從發泄,你就成為了出口”,父親適時的為雨辰解惑,“我是怎麼來到這個家的”,“當我們聽到洪水來的時候,你的母親正好生你,我當時也在旁邊,剛剛出生的你就被托付給了我,你的母親因為剛剛生你身體虛弱,就留了下來”,雨辰心中疑問頗多,有了老師的囑托讓他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雖然不真實卻影響到他的情感,真是神奇,說不定裏麵就有他所覺悟的東西,抱著這樣的態度,雨辰默不作聲,靜靜的體驗著這一切,母親看著默不作聲的雨辰,神色有些擔憂,父親遞了一個耐心的眼神,就和母親從房間出去了,“一會拜完祖先,再出來吃飯”,這最後一句話是父親臨出屋前的囑咐。
十五年之後,二十七歲的雨辰頗顯壯碩,十五年間,雨辰學到的太多太多,屬於心態的改變,人緣也越來越好,老師交代的任務始終沒有答案,雨辰也不著急,一點一點適應著這荒誕卻又吸引著他的生活,十五年間,雨辰有了婚姻,有了孩子,妻子談不上貌美,卻蘊藏著一股別樣的風味,正是她淡淡的氣質吸引著雨辰,最終走到了一起,結婚兩年後,有了一個孩子,正是他倆幸福的標誌,有了孩子,生活忙碌了很多,雨辰心裏裝滿了很多,從沒體會過父愛到表達父愛,這過程奇妙而艱辛,但雨辰始終沒忘記老師的交代,相信這裏的改變注定成為他生命中的一段精彩旅程,漸漸長大的雨辰成為了村裏的樵夫,頗受人尊敬,卑賤的職業促使他更加用心用力的付出,微薄的收入也能撐起整個家庭的支出,正是因為這份努力與認真,村裏的人才如此尊敬雨辰,打心裏的佩服,村子不能沒有樵夫,整個村的柴火得有人供應,可這低微的收入沒多少人願意承擔,雨辰卻樂意承擔,並且認真負責,這才是佩服的原因,直到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