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萬頃,浩瀚的湖麵上一艘小船飄蕩,船頭上站著一個方臉的漢子,手持魚叉,雙目緊盯湖麵,隨時準備出手捕魚。他叫楊家柱,是湖邊楊家村的一個木匠,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打魚補貼家用。今天運氣不怎麼好,一下午了才捕到兩尾小魚。
六月的天,娃娃臉,說變就變,本來睛好的天突然間陰雲密布,他不得不把船劃到岸邊,村子裏的人都很迷信,說這種天氣是湖裏的神靈招來的。把船拴好,拎著兩尾小魚就向家跑,半路上大雨就傾盆而至,把他淋成了落湯雞,回到家,叫他婆娘把魚放好,又換了衣服,才發現他十二歲的兒子不在家,這時外麵雨越下越大,可還是不見他兒子回來.
他婆娘名叫劉玉蘭,是鄰村的,十三年前經人介紹成了親,玉蘭生性溫順,從不與人吵嘴,是個逆來順受的脾氣。他倆有個十二歲的兒子,叫楊玉龍,在本村學堂讀書,非常聰明,村裏所有與他爹交好的人家的書都被他翻了個遍,但是性格很內向,心裏有數,說不出來,見到生人就臉紅。正說著,一個瘦瘦的小孩從外麵跑了進來。進門就喊,“淋死了淋死了,娘,快給我找身衣服”。再一抬頭,發現他爹楊家柱正瞪他,頓時心裏一陣驚慌,果不其然,楊家柱沉著臉說“上哪野去了,下雨不知道回家啊,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也不知道給家裏幹點活。。。。”
“你少說兩句,先叫孩子換了衣服再說啊”玉蘭在一邊勸。
“換什麼衣服,就這樣濕著吧,說多少次了也不長記性,不知道大人擔心你啊”楊家柱越說越氣,把玉龍從小到大做錯的事從頭到腳數落一遍。楊玉龍默默的站在門口,頭發上的水順著額頭流進眼裏,他低著頭,手裏緊緊握著幾枚銅錢,一聲不吭,任由他爹在哪裏數落。他委屈,氣憤,卻又不敢頂嘴,因為他知道自已的爹是個什麼脾氣,如果敢頂嘴,肯定免不了皮肉之苦,因為從小到大,就算他爹做錯的事情,也會拿他撒氣,所有的事情都是他的錯。
好半天,楊家柱終於數落完了,最後問楊玉龍“說的這些話都聽見了嗎?”“聽見了”楊玉龍怯懦的說。“光聽見了記住了嗎,給我滾裏屋去,好好想想,記到腦子裏”楊家柱大吼。楊玉龍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悶悶的走進裏屋,把衣服一脫鑽進被窩裏蒙上頭,他覺得,隻有這樣才會有點安全感,他像一隻孤獨的小貓,蜷縮在床上,腦子裏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
他的家裏很窮,因為木工活很少,隻有誰家結婚才打幾件像樣的家具,平時都沒什麼活。所以爹娘很少給他零花錢,看著同齡的小夥伴們都有零花錢買零食,玩具什麼的,他心裏也很想要,但又不敢跟爹娘要錢。於是平時他就和村裏一個叫鄭山的好朋友一起去做小工,幫村裏唯一的商人楊萬才整理貨物。賺個零花錢。沒想到還因為回家不及時被爹怒罵一頓。“唉。。真想大哭一場,心裏真是難受”他蜷在被窩裏暗暗的想。從小到大,在家裏是爹的出氣筒,在外麵又不如同齡人財大氣粗,讓他的性格越來越內向,老是有低人一等的感覺,隻有在學堂裏,他才有點驕傲的資本,先生教的東西他都一學就會,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