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劍道,乖俊不勝唏噓。在少林的藏經閣中,乖俊看過這一類的書,書中有對“道”的解釋。
“道”,按照表麵的意思就是道路,而按照古語的解釋就是“方法”、“方向”、“道理”的解釋,從深一層次的角度解釋就是方向。
武林中有各種各樣的武功可以提供人們選擇,有的人學劍,有的人學刀,有的人學拳掌學腿腳,還有的人學棍法暗器學槍法、鞭法等等等等。那麼武林中就衍生出劍道、刀道、拳掌之道、暗器之道等。人們有多種武功的選擇方向,就是所謂的“道”。
例如從這個人選擇學劍開始,他就踏入了劍道。至於這個人能在劍道上走多遠,就要看這個人對劍的領悟有多深,境界有多高,所達到的成就有多大。
而武林中,劍道、刀道和拳掌之道被並稱為三大大道,這三條道都無比的博大精深,奧妙無窮。也是最多人選擇的道,可惜的是,正是因為這三條道無比的複雜,內容不僅博大而且還深奧,以至於能在這三條大道上有所成就的人很少。其它的道相對於劍道、刀道和拳掌之道就簡單的多,因此,其他的道都是普通的道,又稱之為小道。
然而,令乖俊沒有想到的是,就連武林第一人獨孤求敗都沒有將劍道給完全掌握。足以見得劍之一道到底有多麼艱難了。
“《劍術總綱》的首頁書寫的竟然是獨孤前輩對未將劍道貫通的遺憾悔恨,看來當時獨孤求敗並不是衝擊整條劍道無望。”乖俊暗暗猜測,“正相反,很可能是獨孤前輩明明能將博大精深的劍道融會貫通,就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卻因為什麼發生了什麼意外而失敗了。”
乖俊點點頭,這才是一個人真正悔恨的心理。如果,獨孤求敗沒有這個能力,他絕對不會說出“悔矣、憾矣”這樣的話;如果獨孤求敗在即將掌握整條劍道卻因意外而失敗,因此悔恨,那才真的解釋得通。
“天啊,獨孤求敗還沒有掌握劍道,就已經能夠在達摩、逍遙子等強者共同存在的武林巔峰時代打遍天下無敵手,做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如果掌握了劍道,那實力會達到什麼樣的地步呢?”想到這裏,乖俊的心就無比的激動。
無疑,獨孤求敗的地位在乖俊的心目中再次提升,同時,乖俊以獨孤老前輩為目標,下定決心要繼承他的遺願,掌握劍之一道。
繼續往下看,乖俊知道了很多,看的同時也不斷的點頭。
“原來劍道也有無數的分支,無數種風格。”乖俊點頭,表示感同身受,“有人的劍很毒辣,有人的劍很柔和,有人的劍粗狂大方,有人的劍正大光明,有的劍道分支主快,甚至於有的劍道分支主慢。”
乖俊現在深深的明白了,以前自己在武林中磨練劍法,領悟劍的境界,雖然有所成就,劍的境界很高,可是終究不算是非常係統性的學劍,按照乖俊的理解就是“學野劍”。而有了這本《天下劍術總綱》的指引以後,乖俊就算是開始很正規的學劍,係統性的踏上了劍之一道。
“係統性的學劍和學野劍的差別已經從我和獨孤前輩的劍氣中顯現。看來要係統性的學劍,這樣才可以在劍道上走的更遠。”乖俊想到。
繼續往下看,《劍術總綱》的第一課就是讓乖俊要認清楚自己的劍道是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乖俊思索著。
“我的劍道追求的是快,極致的快,同時講究靈活輕快,還有一點是飄渺灑逸,讓人摸不透。有時候,我的劍也會剛猛無比,以其大開大合的氣勢直接製敵致勝,等等…好像還有三尺青鋒有它的柔韌性,能屈而不折,所以有時候,我的劍法也會顯得比較陰柔純和,劍利之處我會用得陽剛……”瞬間,乖俊就將自己各種劍道一一列出。
最後,乖俊得出一個結論,自己的劍風太過的雜亂無章了。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自己涉及過的劍道實在是太多。與其每一樣都涉及,不如術業有專攻,這個道理乖俊明白,可是他還是不知不覺之間選擇了那個多風格的劍道。
乖俊翻開了《劍術總綱》的下一頁,試圖尋求答案。
“劍道萬分,如若萬分欲通盡,此者彎路也。”
看到這句話,乖俊渾身冷汗直飆。句意是這樣的:劍道這個大道有數萬中分支,可是分散精力去專門探索萬條劍道分支,還不如專門研究一條。如果數萬條劍道都想要完全貫通,就算是走上了彎路了。
“如此一來,我不是走上了彎路了嗎?”乖俊心想著,不停的搖頭。
剛剛還因為明白了劍氣如何才能更犀利而高興萬分的乖俊如今變得愁眉苦惱起來。要知道,劍道的風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了。
其實,在乖俊的心中,快劍是乖俊最擅長、也是最喜歡的。可是乖俊也是個博覽群書的人,所以乖俊隻要找到精妙的劍法就會去學習。還有一個原因,前世傲世認為,劍是相通的,即使是招式不同,但由於劍的通性,汲取百家之長,互相借鑒,融會貫通,是可以加深對劍的領悟和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