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困鬥(2 / 2)

趙匡胤望著王貴眉頭深鎖,啞然失笑道:“看來王將軍剛才所言不過溜須拍馬,現在一有點小問題,馬上就信心全失了!”

王貴聽得趙匡胤的調笑,卻是眼前一亮:“皇帝大帥看來心中早有妙計,那還吊著未將的胃口逗我玩呢?!”

趙匡胤哈哈一笑,說道:“金兀術想等,我們就偏不讓他等!”

王貴微微一愕:“不讓他等?難道皇帝大帥想揮師求戰?!”

趙匡胤轉過頭來,臉上露出自信的笑意:“不是戰!是和!”

“金兀術不是打定主意,想以戰求和麼?”

他回首,望向山下:“朕,自然不會讓他太過失望!”

…… ……

金兀術聽得這個倒是有多日未曾聽過的聲音,不由得心頭巨震,愕然回首。

入眼處,站在他身後帶著一絲淡笑的,果然是辛棄疾。

他雖然對於辛棄疾頗有愛材之念,然則自順昌圍城之戰後,與宋軍的對陣形勢驟然緊張,如火如荼,辛棄疾雖則人才難得,但卻是一心忠於宋室,金兀術對他也不可不防,是以一直嚴加看管。

待至舒州城破,金兀術下令全軍追襲宋軍殘部,一時也未顧得上辛棄疾,便將其留在舒州城中,斯後連日來與宋軍作戰,直至撞入宋軍埋伏,被困此處,直至如眼前這般軍心渙散,更是再無途徑得到外界的消息,在此時此刻,看到辛棄疾出現在他麵前,不由得他不當時大駭。

早在其方自確認宋軍此舉並非臨時起意的惑敵之計,而是精心策劃、布置周詳的一次伏擊之時,便自開始擔心順昌、舒州兩城的形勢。

既然順昌、舒州兩城之戰都隻不過是宋軍蓄謀已久的誘敵之計,那先前的種種形勢,恐怕也就隻是做出來的假象。

雖說隻要能將自己治下這支作為主力的大金騎軍困於此處,一舉全殲,此戰宋軍已然可謂大獲全盛,順昌、舒州二城實無關緊要。然則以宋軍統帥如此深謀遠慮看來,隻怕早在圍困住自己的同時,便已然分軍兩路,直取二城了。

畢竟女真騎軍亦自是橫行天下的鐵騎雄師,宋軍雖則舉全國軍力來放在此處設伏,卻也未必便有十分的把握能將這數十萬鐵騎盡數留在此地。

順昌、舒州二城,地處要衝,位置險要,現在留在順昌城下的軍隊,不過起著佯攻牽製之用,而留在舒州城內的護守之軍,亦多是老弱傷疲之軍,力不足以分兵援助,甚至在眼下宋軍重兵圍困的時局下連運送後勤亦不可能,看似不過無用之所。

然則一旦若是讓自己率軍衝出,則據守堅城,便自有了一個補給與休整的歇腳之處,進可以迅速恢複戰力,主動出擊,追襲宋軍;退亦可據城固守,待得整頓全軍之後,穩住陣腳之後,再行從容撤退;雖則一介孤城,不可倚恃為南下攻宋的大本營,但對於自己眼下這個局麵來講,如果能有這樣一個補給調整的堅城堡壘,稍稍恢複一下元氣,則整體情況,勢必大不相同。

自己若以宋國那個監軍將軍,自必早已分軍一路,先解順昌之圍,再兵壓城下,重奪舒州,如此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斷了自己的所有後路與希望。

隻是他雖早已有此預感,但終究身陷此處,與外界音訊難通,幾度遣出斥候卻也都是有去無返,是以心中終究還自存下了一分僥幸,尤其是在此時心下無時無刻不在盤算著如何突圍而去的時候,雖知這一線希望不足憑恃,但無論如何也能多激發起幾分軍士們的勇氣與成功的勝算。

然則此時辛棄疾的出現,卻無異於將這絲僥幸,也毫不留情地掐滅了。

金兀術思緒百轉,卻終是很快收起了心思。

他終究早已料到了這樣的局麵,辛棄疾的到來,隻不過印證了他原先的想法罷了。

他目注辛棄疾,驀地收斂起嘴角那絲苦笑,厲聲喝道:“拿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