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要說太陽法尊再戰五行道法天尊,但不敢擅動三皇神劍克敵製勝。因為老君交代過,隻可拿之來克製五龍神劍,而不可用它殺人而遭汙染。因為三皇神劍乃是仁德之士所鑄,威力無比,但持有者具殺心,其必形同廢物。其作用,主要用來鎮伏妖魔而不在一殺。另外,太陽法尊想要憑借自身的本領降伏五行道法天尊,以教對手服氣,故而也不想動用三皇神劍。五行道法天尊將一座小金山,來鎮壓太陽法尊。太陽法尊以法力迫之退還。五行道法天尊複將之以淩空之勁再攻,太陽法尊以前法還製。金山往來幾次,最終在兩位教尊的法力壓迫之下,逐漸扭曲變形,致分崩離析。兩位教尊為了充分施展並發揮神通,避免殃及己方之人,遂另辟戰場,各自運用法力,周圍氣旋颼颼,光華梭梭,滾滾殺氣如潮洪,相互進行克製。正在酣鬥之間,玉華婆除掉了攝月聖母,重華婆擊斃殺金辰聖母,一齊趕過來,助力太陽法尊。兩位聖母的道行相當高深,並不比太陽法尊遜色多少,她們的加入,使得五行道法天尊無法吃得消。重華婆將一柄金龍寶鏟祭起,鏟向五行道法天尊,非常疾速。金龍寶鏟上乘之器,又加法力貫注,威力巨大。突破五行道法天尊的法罩,唬得五行道法天尊差點魂飛,慌忙撥五獸混而閃避。太陽法尊發出一記五光烈焰降魔杵,就機打中了五行道法天尊的後背。打得五行道法天尊七竅竄煙火,一聲怪叫。不光挨打重了一些,而且背部火生,衣服燒壞,連及了頭發。這位邪教教尊落得真是夠狼狽的。他急忙遁身遠處,趕緊將火消滅。恰好有善教之文山二士——蔣雄、崔邕在近,不知深淺,搶來行欺。五行道法天尊將額上怪眼睜而一瞪,惡光射中蔣、崔二人之身。可憐,二人霎時魂滅魄散,一個變成了石像,一個更是化成了飛灰,因為所中並非同一隻怪眼的惡光。太陽法尊趕至,劈出一記金龍杖。一道華光落在五行道法天尊的左肩。五行道法天尊“噯喲”一聲,吃受不住,化光而去。他自知敗局已定,早遁脫身,可保平安。他這一走,其他邪士也心生恐懼,喪失鬥誌,紛紛脫陣遁去。連天道祖師、地道祖師見勢不妙,同樣不肯戀戰。保存住實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留得一口氣,期待東山再起。眾邪士隻要能夠跑動的,一時逃個淨光,餘下一片片、一具具的屍體,要麼便是重殘者。此一戰,雖說五行教、天地教三位教尊及主要邪教上師走脫,但卻深受重創,元氣大傷。萬餘名邪士赴會,結果脫得劫禍者隻有二千數,大半喪亡。長時期之內,無有能力同善教抗衡。多數幸存者喪失了心膽,隱遁潛伏,再不敢露頭。生怕哪一天遭遇善士,中厄受災。自此,仙魔界暫得安靜。善教一方大獲全勝,喜悅之餘,也為過千名在同邪教大戰當中罹難的同道感到惋惜。但知邪惡勢力並未徹底消除,不定何時還會聚結勢力,興風作浪,自己將迎來新的搏殺。但他們始終相信,邪不勝正,繼續以扶正助弱,清除左道害蟲為己任,維持天地光明。
七星島神仙劫厄大會告以結束。玉馬國掃滅雲夏、太雄、天威國朝期間各方遭劫的良將、法士,再加上七星島所逢劫數者,包括正、邪人士,經過太白金星同多位真人筆點,按人、仙、魔之道,另有分為正、邪二氣。善者入正氣篷,按其能為大小,品質優或更良,填補神職之缺。而惡類,罪孽淺者經過訓誡改造,再行安排。罪孽深重者,打入陰司,轉世輪回。複生之後,加以善誘,再行度引而入正道。《仙劫傳》至此全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