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進攻 (一)(1 / 3)

進攻(一)

祥興二年十月,漢軍副元帥劉深因貪汙了本該貢獻給忽必烈的珠冠之事被覺,於家中畏罪自殺。忽必烈念其多年鞍前馬後之功,赦免了他生前的罪過,命人以那顏之禮厚葬。劉深的兩個兒子奉張弘範命出使安南,路上遇到盜賊,不知所蹤。

按蒙古人的習慣,奴仆有罪,處罰時不能將這些罪狀一一列舉,否則會影響主人的威信。所以,先前指責劉深侵奪田產,殺百姓冒功的罪名自動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一片嘖嘖惋惜聲。

許多令人困擾的麻煩迎刃而解。

蒙古係重臣失去了打擊目標,殃殃收手。色目係諸臣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得意洋洋。至於為此做出犧牲的漢係重臣,張弘範領下漢軍從忽必烈親征的決定,讓他們感到委屈的心靈又得到了些許安慰。

“陛下還是看顧我等的,畢竟,忽必烈陛下沒有推翻自己的承諾,也沒有追究當年不肯接受殘宋請降那個決策失誤的責任。”有人自我陶醉地想。

消息從不可見的渠道,快地傳到了南方。關注著南方戰場的所有人,聞訊都悄悄地鬆了口氣。大夥心裏都明白,大宋捱過了近兩年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雖然勝利取得的有些慘,廣南東西兩路幾乎全部落入了元軍之手,福建路的土地也丟失了近三分之一,但他們畢竟捱過來了。皇帝還在,朝廷還在,文丞相和破虜軍不但存在,而且越打越結實。

一些隱藏於民間的抵抗力量開始展壯大,一些本來對殘宋已經絕望的人,偷偷地從泥土裏挖出了刀槍,在燈下擦去上麵斑斑鏽跡。那些靠近福建,受到破虜軍影響或暗中支持的地方,如兩浙、如江西,抵抗之火越燃越烈,有的地區的豪傑甚至趕走了地方官員,扯起了反元興宋的大旗。

福建大都督府愈忙碌,每,都有數不清的信使來來往往。無數信息從各地送來,亦有無數軍令,政令,物資,由此送往全國各地。

永安城一仗,打出了破虜軍的威風,也使得福建大都督府的影響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跟著商隊翻山越嶺前來投效的年青人日漸增多,一些儒林中頗有號召力的名流,悄悄地派遣門下弟子,來福建與破虜軍接觸。一些在兩浙、荊湖南北兩路及利州、江南東路等地的世家大族,也私下裏開始與福建聯絡,並且派遣族中才俊帶著做生意的旗號,前來“考察”。

很多人來到福州、邵武、泉州等地後,對丞相府與傳統大相徑庭的政令和治政模式的作為感到好奇,了解了其中機理後,心態又由好奇專為讚賞,從而在福建紮下根來。也有一部分人對破虜軍剃違背古訓,福建大都督府倡導農、工、商、士四民平等的做法不滿,認為其大大違背了漢家製度,選擇了離開。

對抱著各種目的紛紛而來的客人,大都督府都采取了歡迎態度。除了活閻羅劉子俊抓獲了幾批試圖偷竊火炮和鋼弩圖紙的探子,和試圖刺殺文祥的刺客外,基本上沒對外界百姓出入福建進行任何幹擾。

相對清廉高效的官府和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加強了往來行人對福建的好感,很多人在離開之後,出於對大宋的眷戀,盡量把在福建看到的,自己認為好的一麵,傳播給外界。也有個別心懷不滿或者期待得到北元賞識的無賴文人,寫了大量文字詆毀大都督府,誰料他們這樣做,反而更加強了外界對福建大都督府的好奇心,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對大都督府的向往。

通過江南東路、兩浙東路等與福建接壤的地區,還有海上,很多百姓帶著僅有的家產,冒著生命危險向福建跑。

有了充裕人口,破虜軍的力量漸漸恢複。

接替張弘範職位,出任平宋都元帥的達春覺這種情況,采用了很多防範措施。甚至殘暴地宣布,沒有官府的路引,出現在破虜軍控製區附近的人,一旦被遊騎兵抓到,當即以通敵罪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