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_馬島危機(1 / 2)

穿越到一九八零66:八二年三月十九日,一個平常的日子。但是對不列顛國來說,這個時候發生的一件事卻不啻於一記響亮耳光。108尒說Www.boOk108.CoM更新

之前阿更廷發出的戰爭威脅在英國人看來無疑是個笑話。這個南美洲的弱國憑什麼敢對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齜牙?他們連像樣點的軍艦都拿不出,雙方實力完全不成比例。就像小狗對著猛獸叫喚一般,你叫好了,你有膽衝上來嗎?

但在今天,阿更廷人登上了南喬治亞島並升起了國旗,似乎在向自己宣告阿更廷的戰爭宣言絕非說說而已,你不願意談那就戰爭解決吧。

英國人驚呆了,戰爭?你確定要戰爭?阿更廷人瘋了嗎?

阿更廷政府沒瘋,但被逼急了。國內經濟危機,幾乎全國都在反對政府,軍政府的統治搖搖欲墜。在內患下,軍政府試圖通過一場勝利來贏得民心。

馬島似乎是個好選擇,這地方對英國並不重要,或許對方不會選擇戰爭。而如果英方默認了結局,那對自己來說不異於一場虎口拔牙的輝煌勝利。在這場勝利之下,國內的問題可能借此由頭淡化或直接解決掉。

英方會默認嗎?不會。或許這點地方對自己來說真不重要,但還沉湎於昔日輝煌的英國人哪能忍受這樣的羞辱。外表強硬的阿方等到了自己最不想要的結局,這場戰爭除非出現奇跡,否則自己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南半球的戰事和香江這塊地處東亞一角的城市來說似乎影響不大,但也未必。一件關係到整個香江‘前途’問題的大事怕是又要延期了,兩個大國現在都準備著或正在打仗呢。

全香江都在討論著這場現宗主國和南美國家的戰爭,誰會贏,要打多久等等。說起來馬島和香江一樣也是人家的殖民地,可惜在各項事務上包括戰爭上同樣自己說不上話,算是同病相憐了。

勝負上倒是沒多少爭議,沒幾個人相信英國會打不過南美國家,但打多久就不好說了。按說雙方的實力幾乎不成比例,勝利應該是手到擒來的事,但之前老美和野南的戰事曾讓世界大跌了眼鏡,現在誰也不敢妄下結論。

而另一方的戰事就更詭異了,三年前開戰的時候以為至少要打個兩三年,誰知才個把月的時間就把在老美手上死撐了十幾年的猴子踩腳底下了。而更詭異的事在後麵,已經低頭求饒了的國家重整旗鼓,臉一翻又撲了上來,又被踩住、又鬆開、又臉一翻重整旗鼓……反反複複沒個完的樣子。

一方的厚臉皮和另一方的好脾氣讓圍觀的國家地區相當無語。不過像這種打法,看來沒個十年八年是打不完的。

富人的圈子對政治是最為關注和敏感的,畢竟事關自己的財富安全,不像老百姓那樣隻是看個熱鬧。英阿雙方都沒糾纏於嚴正警告、強烈譴責之類的廢話,幹脆利落的斷絕了對話途徑直接選擇武力解決問題。倒是秘魯和瑞士成了雙方的代言人,往返穿梭於兩國之間做著勾通使者,嚐試著消除戰爭危機。

可惜這些努力最終都是徒勞,秘魯總統起草的和平計劃雙方都深感不滿,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拒絕。到了四月二號,阿更廷先發製人開啟了戰爭序幕。英方也不甘示弱,以兩艘航母為首的特混艦隊離開了港口向阿方強勢逼近。

李學初這段時間聽的各方小道消息多如牛毛,占據明顯武力優勢的英國根本不認為自己會輸掉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表現得頗為高調。除了軍事部署等事關戰事成敗的重要消息,其他信息都沒怎麼隱瞞,倒有幾分後世老美肆無忌憚的架勢,似乎把這場戰事當成了自己的武力展示。

對這場戰爭李學初有些不以為然,雙方對這個小島其實都不看重,一個為了轉移國內壓力,一個為了麵子。戰前英國都沒給人家正式的公民待遇,現在倒是急巴巴的把海軍主力都派上了。不過後世在馬島周邊發現了油田,倒也對得起英國這次的付出。

不過借著這場戰爭,倒是讓李學初在金融市場上小賺了一筆,完成了一次還算成功的金融試水。

“幹杯!”“幹杯!”

兩個酒杯碰了碰,李學初把紅酒放在唇邊輕呡了一口。以前感覺這玩意還不如可樂好喝些呢,現在喝的次數多了,倒也喝出了一點心得。雖然沒辦法像一些牛人一樣靠氣味和口感就能分析出產地甚至精確到具體的酒莊和年份,好歹能喝出個好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