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_德國人的聚會(1 / 2)

????雙方開誠布公後,事情反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四⊙五⊙中⊙∑頂點小說,

????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李初也不想和烏發公司鬧掰。雖然在八十年代的電影圈,發行為王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但得罪幾家發行巨頭還是大多數電影製作公司不敢輕易嚐試的事。

????更重要的是,李初還是記得德國的電影到了後期依然沒多少進展,真正有了些起色的時代還得放在新世紀以後,離現在還有近二十年呢,似乎值得擔憂的事情並不多。

????德國公司花錢不算小氣,也早有了向別人習的心思,嚴謹務實的德國佬還是比較善於正視自己的不足的。他們的理想老師是好萊塢,為此也花了不少心思,可惜到後來,生被老師拐走了,好萊塢的德國名導也不少了,可他們是服務於好萊塢各大公司,少有人在成功後還會跑回國內。

????搞到最後,德國的電影商們也開始放棄了國內,把大量資金往北美扔,再把一部部好萊塢大片往家裏發行。直到政府的扶持條件越來越優厚,才終於重新‘激發’了商人們的本土情節,算是保住了國內電影的一些元氣。

????這種沒多少威脅的夥伴,當然是李初最想維持關係的。

????最後的談判結束,烏發好歹是安插了幾個劇組人員入場,包括了副導演、主攝影師等人在內。這方麵李初也樂見其成,畢竟香江電影人現在真沒多少大片製作的經驗,硬要擠進來的烏發無形中解決了東方夢工廠的燃眉之急。你想我?最後還不知道誰占便宜多些呢。

????除此之外。電影裏也增添了不少白人麵孔,相應的電影劇情也需要重新改編一下。把構架增大一些,換後世的說法。這叫‘國際範’。沒辦法,市場在人家手上,當然有討好的必要。

????構架增大了,預算也進一步增加了,預計投入達到了六千五萬,並留有一千五萬的準備金。最高八千萬的製片成本,以後世的經驗來看,這個記錄在香江恐怕要維持個十幾年了。

????在李初的記憶裏,後世號稱大製作的電影都是水分滿滿。更多還是為了炒作故意拔高製作成本,實際沒有這麼多。而且在成本預算裏,資金的大部分還是做了明星的片酬,投在特效和大場麵上的資金寥寥無幾。

????後世很多號稱投資數億的‘大片’,在前期的宣傳上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最後一經麵世,頓時令觀眾大失所望。特效渣,大場麵幾乎沒有,甚至很多電影連劇情都粗製濫造。乏善可陳。

????新世紀的頭十年,是眾多明星騙飯吃的黃金時代,那時代的大片,稱得上精的沒有幾個。幾乎是清一色的炒作騙錢。每部大片都有一筆‘封口費’預算,讓媒體至少在放映結束前不要‘潑冷水’,好繼續忽悠其他人走進影院。

????“八千萬啊。要是再加上以後的宣傳費用,那恐怕都要上億了!”以目前的香江行情來說。上了八萬製作成本的電影都可以稱得上大片了,這個能拍十部‘大片’的超級大片。真把唐靜年驚得不輕。

????目前香江的票房紀錄是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約兩千六萬。這部電影注定無法在本土收回票房了,能在亞洲收回預算都懸。

????“沒事,咱們的壓力不大。”李初笑道。

????特效爭取了千萬的預算,另有五萬的準備金,這筆錢基本上就是自己養自己,扣除掉這點,東方夢工廠花的錢真的不多,壓力更多的都在烏發身上。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按照達成的協議。如果票房不盡人意,那電影的版權和錄像帶市場就需要折價賣給烏發。依靠烏發強大的發行能力,隻要電影不爛,烏發也不會虧損多。香江的大製作以歐美的標準來說,真不算什麼。雙方格局不同,對投入的看法也會有差異。

????“那倒也是。”唐胖大有坑了鬼佬一把的竊喜,就算光從養特效公司的角來看,這筆投入也合算。

????李初對下屬的小心思有些不以為然,沒出息了這。投入是要和回報掛鉤的,隻要能在歐美熱映,那這點成本真不算什麼。

????香江誰的電影最舍得花錢製作?陳龍的!陳龍已經拿下了日本市場,在日韓有為數不小的一批忠實影迷,所以嘉禾對他的投入也很舍得,上千萬本錢不在話下,以後還會逐漸提高,直到破億。而對一些小公司而言,成本上了五萬就會讓老板睡不著覺了,他們基本上都把收回成本的希望放在了本土市場,成本也就很少超過萬。

????沒歐美市場做底氣,李初也不敢這樣玩,除非不在意虧損。

????“咱們賺夠八千萬的電影也有好幾部了,還沒算上錄像帶市場呢。你覺得八千萬很多嗎?”

????“對哦,投入雖多,但挺老板你這麼說,好像還真沒那麼嚴重。”唐靜年想想也淡定了,往最不好的方向想,就算電影撲到了致一毛錢沒賣掉,那也頂多把危機重重的收入墊進去也就是了,還會有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