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美麗浪漫的巴黎迎來了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此聚會,並以++“21世紀的希望和威脅”為主題,就人類麵臨的一些重大問題方麵進行研討。會議期間,有位記者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問,您現在獲得如此之高的成就,您認為是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或者哪些人那裏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

這位滿臉皺紋、白發蒼蒼的獲獎者說:++“我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我父親。”

記者愣住了,接著又問:++“那您在幼兒園學到什麼?您的父親又幫助過您什麼呢?”

卓有成就的科學家笑笑,平靜而又耐心的說:++“我在幼兒園學到了要把自己的東西和小夥伴一起分享;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絕對不拿;所有的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如果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吃過午飯後要休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而我的父親從小就告誡我,我能抓住的除了時間和知識,再也沒有別的。總的說來,我學的所有東西就是這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時時處處都在起著作用,而它的最佳養成時期就是在一個人的幼年時期。

著名學者南懷瑾說:++“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能有這麼好的學問?我都實實在在地告訴人家,這都是我十三歲以前熟背這些古書的效果”。

習慣就像一把鑰匙,人的一生都在隨身攜帶,好習慣可以開啟成功和幸福之門,帶領你走出樸樹迷離的大海,為你的人生指明正確的方向;壞習慣則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功之門,把你帶到墮落和頹廢的路上去。

本書就是要把這把成功之門的鑰匙交到你的手上,而且它被精巧的劃分成十把小鑰匙,讓你可以仔細品味習慣的魅力:每個瞬間都閃耀光芒的惜時鑰匙、想得多不如做得多的勤勞鑰匙、 與金錢有個約定的節儉鑰匙、一朵花裝扮不出春天的合作鑰匙、 做命運的建築師的創新鑰匙、 磨礪靈魂的金斧頭的守信鑰匙、 由小到大的轉折點的細心鑰匙、 擔起自己的重量的負責鑰匙、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的好學鑰匙、累積反麵的金幣的反思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