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有兩個僧人外出遇到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時,一美女要其中一僧背她過河,第二天彼僧問此僧:人背過去了?此僧答:放下了。
並不是所有播種都有收獲,就看你是以什麼態度對待這個問題。拿我單位辦公樓東麵的那塊窪地來說吧,去年夏天的一場暴雨,使這裏的穀子、棉花等農作物的豐收全都化成了泡影,好在種這塊地的人不指望莊稼吃飯,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今年這片窪地又被人打理得井然有序,於是我想到了兩個詞:放下,隨緣。
看過一個小故事,說有兩個僧人外出遇到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時,一美女要其中一僧背她過河,第二天彼僧問此僧:人背過去了?此僧答:放下了。多年前我老家東麵不遠處同樣有一片窪地,有好幾年汛期它都率先成為一片沼澤,生產隊便放棄它的耕種價值,隨意讓社員自行栽種。說來也怪,社員們隨性種了高粱、玉米等農作物,在那個夏天,高粱紅了,玉米黃了,棉花白了,茄子紫了,豆角綠了,它們統統摘得當年豐收的桂冠。這結果,使很多人在第二年捷足先登,種上西瓜、甜瓜、脆瓜,瓜秧上每開一朵花,我仿佛看到他們往布袋裏裝果實的情景。母親眼看人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來年春來時,便也迫不及待地在搶來巴掌大的一片窪地裏撒下瓜種。從種子入地的那刻起,我天天盼望著秧兒開花坐果,好讓我能在自家地裏為所欲為。誰料“呼啦啦”一場無休無止的大雨摧垮了我的美好憧憬。看著瓜地成為一片汪洋,母親跟沒事人似的說:“沒事,明年接著種。”我說:“萬一再淹了呢?”母親說:“管它呢,收就收,不收拉散。”“拉散”是我老家那一帶的口頭語,意思是不強求。
想必樓下種地的人也像我母親一樣放下隨緣了,他們本著隻管播種、不問收獲的態度去做好當下。當初我以為這片窪地會就此荒蕪下去,因為去年那場暴雨將這裏的莊稼淹得喘不過氣來,大約過了有三個月,莊稼的屍骸還浸泡在黑乎乎的汙水中,這頹廢陪伴了我整個冬天。等春天來臨時,它還蓬頭垢麵,與錯落有致的村莊和我們高聳挺拔的辦公樓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突然有一天我推窗遠眺,蓬頭垢麵的“老婦”換成了搖曳生輝的“少婦”,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相信了這塊地被人耕種了的事實,雖然我不曾看到那些耕種的人。
“心裏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心裏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一直記得這句話的好。女兒因執著於一件事而耿耿於懷。那是女兒高考參加某大學單招時,由於一小女孩從中使壞,把女兒的卷子藏匿起來,害得她在其他同學進入速寫創作時,還在填寫考場和姓名座位號,最終以一分之差與這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失之交臂。我勸導女兒,放下此事。人生旅途中隨時都會出現給自己的成功製造絆腳石的人,生命就得作好在任意路段隨時都有可能拋錨的準備。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盡管我勸女兒時振振有詞,可當輪到自己遭遇不幸時,放下又談何容易?年前跟一個好了半輩子的朋友A鬧意見,原因是他竟背後壞我好事,不是我親眼看到A壞我好事,是B說的,B不是別人,他是曾經在關鍵時候為我擋過冷箭的恩人,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B還好言勸我以後別管閑事,人家C並不領情,我一聽立即火冒三丈,心想C可是這件“好事”促成後的直接受益者,他怎麼這麼不知好歹呢?被憤怒衝昏頭腦的我上門去向A發難,理由是我們是多年惺惺相惜的朋友,他憑什麼背後阻止我好事的促成?又對A劈頭蓋臉說了諸如割袍斷義一類的傷人話後摔門而去,之後任由他打破手機也不接聽解釋。按理說我氣撒了,還何必把煩惱掛礙於心呢?問題是我一直在私下裏刨根問底:誰是始作俑者,問來問去,倒是問出了個水落石出,但“好事”早已成為別人的饕餮盛宴,一切於事無補。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修行人說人生的一切煩惱,歸根到底就是沒有學會放下,使身心背負著沉重的包袱,因而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累,越來越辛苦,所以說“放下,隨緣”不僅是一種解脫的心態,更是一種清醒的智慧。
學習就像爬山。爬上這一座山還有另一座更高的山,永無終點。
——永崎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