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4不要忽視自己頭腦中的“想法”(1 / 2)

第十章4不要忽視自己頭腦中的“想法”

如果你想更好地培養並訓練你的想像力與形象思維,千萬不要忽視自己頭腦中的“想法”,這些“想法”很可能就是你想像的源泉。

1879年,美國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結束了人類“黑暗”的曆史。人們在歡呼、慶祝這一偉大發明的時候,富有遠見的科學家已經看到了白熾燈明顯的不足之處:它隻利用電能的10%~20%,其餘的80%~90%的電能以熱損耗的形式被浪費掉了。

“白熾燈靠電流加熱,使熱能轉換為光能,這種電能利用形式太浪費電能了,能不能開辟一條電能利用的新途徑呢?”有的科學家提出了新的想法。

美國的黑維特就是持這種想法的科學家之一。在實驗裏,他將耐熱玻璃製成燈管,抽出燈管內的空氣,然後往燈管內充入各種金屬和氣體,反複進行比較。

1902年,黑維特發明了水銀燈。

但是,水銀燈會輻射出大量紫外線,而大量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害;且水銀燈光線太亮、太刺眼,因此它不能得到廣泛應用。

早在1852年,英國物理學家斯托克斯發現了一種碰到光就能產生另一種光的熒光物質,並且經過這種熒光物質轉換後的光的波長遠比外來光的波長要長。

科學家馬上聯想到水銀燈的弊端。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可是個極有價值的推測,它意味著大量有害的紫外線將變成可見光。

然而,科學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屢屢失敗。

經過認真分析與探討,科學家認定原來的推測沒有錯,關鍵問題是技術上沒有過關,也就是說,水銀燈的啟動裝置不理想。

1910年,法國科學家克勞特注意到莫爾在1895年做的一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莫爾在抽掉空氣的玻璃燈管中,充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然後給以高壓,使它放電,結果燈管發出白光。克勞特根據莫爾的實驗,在抽掉空氣的玻璃燈管中,分別充入氖、氬、氦等惰性氣體。他發現,充入氖氣,燈管會發出紅橙色的光;充入氖和氬的混合氣,燈管會發出藍色的光;充入氖和水銀的混合氣,燈管會發出綠色的光;充入氦氣,燈管會發出金黃色的光。如果在管內壁塗不同熒光物質,燈光的色彩將更豐富。

“這是多麼奇妙的現象啊!”克勞特驚喜萬分。

克勞特根據這種燈光的特殊性能,製作了一幅宣傳廣告:紅色的花朵,綠色的葉子,黃色的文字。他把這個廣告掛在法國巴黎的鬧市區。在夜晚,這張廣告發出五彩繽紛的燈光,顯得格外醒目。

克勞特獲得了霓虹燈的發明專利,並成立了“克勞特霓虹燈公司”,結果發了大財。直到1932年,克勞特專利權到期,世界各地才開始廣泛生產霓虹燈。

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是人類照明史上劃時代的發明。白熾燈的光芒也吸引了無數發明者的目光,大家圍繞著白熾燈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想法。黑維特看到了白熾燈“浪費電能”的缺點,發明了水銀燈;莫爾看到了水銀燈的缺陷,產生了新想法;克勞特根據新想法發明了霓虹燈。我們注意到:上述燈具的發明都是靠發明家某種“想法”推動的。“想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來源於發明家科學家審慎的思考。“想法”是向導,引領著發明確定方向。一種“想法”,一種選擇,一種結局。圍繞著白熾燈的改進性發明,有“想法”的人不隻上麵提到的3人,也不僅僅就這3種“想法”,隻因這些想法切合了他們每人發明的實際,導向正確,所以,他們取得了各自的成就。

“想法”是火種、是方向,切莫忽視自己頭腦中各類發明的念頭、想法啊!

【提升思維】

每當你想出最好的點子時,你人在哪裏?有人對數千人做過調查,大多數人回答說,他們最好的點子往往是在床上休息、在開車或在沐浴、泡澡放鬆心情時想出來的。很少有人說他們在上班時間裏想出最好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