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遠大的目標是引導你不斷進取的磁石
美國哈佛大學對一批大學畢業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如下:
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批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
那3%的人,25年間始終朝著一個目標不斷努力,都成了社會各界成功人士、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中上層;60%的人,他們過著安穩的生活,也有著穩定的工作,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幾乎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生活沒有目標,並且還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不給他們機會。
要進取就要設定目標,沒有目標是不會成功的。目標就是方向,就是引導你進取的磁石,就是成功的彼岸,就是生命的價值和使命。
2001年的亞洲首富孫正義,23歲那一年得了肝病,在醫院住院期間,他讀了4 000本書,每年讀了2 000本書。他大量地閱讀,大量地學習。
在出院之後,他寫了40種行業規劃,但最後選擇了軟件業。事實上,他的選擇是對的,軟件行業使他成為亞洲首富。
選好行業之後,他開始創業。創業初期,條件艱苦,他的辦公桌是用蘋果箱拚湊而成的。他招聘了兩名員工。有一次,他和兩名員工一起分享他的夢想,他說:“我25年後要賺100兆日幣,成為亞洲首富。”這是孫正義的夢想,但在兩名員工看來卻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對孫正義說:“老板,請允許我們辭職,因為我們不想和一位瘋子一起工作。”
事實上,孫正義的夢想實現了,他成了亞洲首富。
“誌當存高遠”,是我國三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的一句名言。諸葛亮在青年時代就具備了遠大的誌向,在未出茅廬之前就自比管仲、樂毅,就想幹一番大事業。遠大的誌向加上良好的機遇,使他成就了一番偉業。
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我常常重複這一句話: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能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是個真理。這個真理是我的全部生活經驗,是我觀察、閱讀、比較和深思熟慮了一切之後才確定下來的。”高爾基用自己的一生驗證了自己的這段名言。
做高尚的夢,並且飛向你的夢想。你的夢想預示著未來你會是什麼樣,你的理想是未來的預兆。隻要你對自己誠實,對自己的理想誠實,最終你夢想的世界就會變成現實。
對於你來說,你的過去或現在是什麼樣並不重要,你將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須對你的未來懷有遠大的理想,否則你就不會做成什麼大事,說不定還會一事無成。
理想是同人生奮鬥目標相聯係的有實現可能的想像,是人的力量源泉,是人的精神支柱。如果沒有理想,歲月的流逝隻意味著年齡的增長。
有了遠大的理想,還要有看得清、瞄得著的射擊靶。目標必須是明晰的、具體的、現實的、可操作的,當然,這是為理想服務的短期目標。隻有實現一個個短期目標,才能築起成功的大廈。
培養進取思維,要攀到人生山峰的更高點,當然必須要有實際行動,但是首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如果沒有遠大的目標,更高處隻是空中樓閣,望不見更不可即。如果我們想要使生活有所突破,到達很新且很有價值的目的地,首先一定要確定這些目的地是什麼。隻有設定了目的地,人生之旅才會有方向、有進步、有終點、有滿足。
明白了你的命運來自於你的奮鬥目標,就會給自己一個希望,就在你的內心祈禱,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做個偉大的人。”隻要你這樣想這樣做,你就一定會像你所想像的那樣,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讓我們發揮我們的進取思維,為自己找一個夢想,樹立一個目標吧,因為人生因夢想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