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4敢犯錯才能少犯錯
我們常常會聽到身邊有些人說:“萬一做錯了怎麼辦?”這樣的想法和思維使他們不敢嚐試尋找一片新的海域,不敢轉一個方向,甚至不敢向前多邁一步。他們的可悲就在於不敢犯錯,不敢冒失敗的風險,但是要知道,沒做過怎麼知道會做錯?中國人普遍很謹慎,必要的謹慎是可以理解的,但謹慎過了度就是迂腐了。
有一個優秀的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後來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工作非常努力,也因此常得到老板的肯定和表揚。半年後,與他一起進來的許多美國同學都被提拔了,但他卻沒有。他雖然心裏不服氣,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依然勤勤懇懇地工作著。又過了半年,公司再次進行人事變動,他想機會來了。那天老板找他,很親切地對他說:“你這一年來工作很努力,為公司做了不少事情,我代表公司感謝你。”他很高興,但依然很謙虛地說:“那都是我應該做的。”老板接著說:“現在公司的效益不太好,公司決定裁掉一部分人,以節約開支、提高績效。很抱歉,你正是這部分人中的一員,希望你以後能找一個更好的工作。”留學生吃驚地看著老板,隨即有些激動地問:“這是為什麼?我犯了什麼錯?和我一起進來的美國同學都被提升了,而我還留在原職,現在還要裁掉我。這不公平,我認為這是歧視!”
老板很平靜地說:“首先,我們能從幾百份簡曆中選中你,可見並不歧視你;你並沒有犯什麼錯,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不能接受你。”留學生納悶了,詫異的眼神告訴老板他想知道究竟。老板解釋說:“一個人不犯錯誤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那個人總是循規蹈矩、謹小慎微,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不敢冒險,因而也不會創新;另一種就是犯了錯能夠很好地掩飾或者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的人。這兩種人公司都不能留。”
讀完這個故事,你也許還覺著不可思議,甚至還為那個留學生被解雇而感到惋惜。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犯錯並不可怕,怕的是不敢犯錯以及犯了錯不敢承擔責任。
有一句名言說:“一個人易犯的大錯,就是不敢犯錯。”因為不敢犯錯,所以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往往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盡量不做太多的決定,而且盡量拖延做決定的時間;另一種方法是找一個現成的東西來代替所要做的決定。采用後一種辦法的人會倉促地做決定,這造成他所做的決定大都不成熟,而且很可能會半途而廢。這種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完美的,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不必費心去考慮事情的實際情況及結果。他不會為必須做出決定而發愁。要是他的決定出了錯誤,他隻要讓自己繼續相信那是別人的錯,問題不出在自己身上就足夠了。
很明顯,采取這兩種方法都錯了。采用前一種方法的人,時常會在衝動與考慮欠周全的行動中自尋煩惱;而采取第二種方法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動。總之,那種猶豫不決、當斷不斷、不敢犯錯的習慣,是根本行不通的。
犯錯誤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你要勇於犯錯,要有冒險思維,更要從整體上考慮事情的發展趨勢,設想各種行動的方針和可能的結果,選擇你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並大膽去做,邊前進邊改正你的錯誤。
【提升思維】
要培養自己的冒險思維,先要明確自己是否敢於冒險,能打多少分。
請大家先做一個小測試:
1.外麵喧嘩嘈雜時而你正在讀書,你會怎麼辦?()
A.隻要不是跟你吵,你坐在集市貨攤之間也照讀不誤
B.看熱鬧程度決定是否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