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3節不拘傷大節
細節思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無所不在的。在社交活動中,人們常常忽視一些小的壞習慣,以為無可厚非。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很多時候,一些被你忽視的小習慣可能損壞你的美好形象,小節不拘傷大節,讓人對你退避三舍。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重視培養自己的細節思維,注意小節,如果有下列這些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戒除。
1當眾掏耳和挖鼻
有些手癢的人,隻要他看見什麼可以用,就會隨手取一支來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廳,大家正在飲茶、吃東西的當兒,掏耳朵的小動作,往往令旁觀者感到惡心,這個小動作實在不雅,而且失禮。即使你想洗耳恭聽,此時此地也不是時候。同樣,用手指挖鼻孔也是非常失禮的動作。
2當眾打嗬欠
當你和朋友在一起談話的時候,尤其是當你的朋友在滔滔不絕地發表意見時,那時你也許感到疲倦了,你能按捺住性子讓自己不打嗬欠嗎?
打嗬欠在社交場合中給人的印象是,表現出你不耐煩了,而不是你疲倦,在與別人交談時打嗬欠會引起他人的不快,所以,一定要控製住自己。
3當眾剔牙
吃過飯後,誰也免不了會有剔牙的小動作,既然這小動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時不要露出牙齒,不要把碎屑亂吐一番,不然則是失禮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頭略向側偏,吐出碎屑時用手接住。
4當眾雙腿抖動
這種小動作多發生在坐著的時候,站立時較為少見。這種小動作,雖然無傷大雅,但由於雙腿顫動不停,令對方視線覺得不舒服,而且也給人有情緒不安定的感覺,這也是失禮的表現。同樣,讓蹺起的腿兒鍾擺似的打秋千也是相當難看的姿態。
5留長指甲和有汙垢
留長指甲可能是一種癖好,但也有一些人卻疏於修剪,而且也疏於清理指甲內的汙垢,這就近於失禮了。當和對方握手、取煙、用筷時,半月形的指甲汙垢赫然在目,實在不雅之至!
6頻頻看手表
假如你不是很忙,而且又無其他重要事情,那當你和朋友攀談時,最好少看自己的手表。這樣的小動作會使你的朋友認為你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不會把談話繼續下去;同時,你的小動作可能引起對方的誤會,以為你沒有耐心再談下去。
7以“喂”來喊人
打電話時,人們為了接通線路,故有“喂”一聲,待互通聲音以後,照例是“早安”或者是“你好”,然後再說下去。
但是有些人,平時見到朋友也像接電話一樣先來“喂”一聲,這就有失禮貌了,應該以姓和稱呼來招呼對方才對。我們也常見有些人問路,也是“喂”一聲,雖然對方是路人,但為了禮貌起見,也得來一聲“你好,請問閣下……”
總之,古人那句老話說得很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注重小節,勿讓小節損壞了形象,也是細節思維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