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不斷從他處吸取知識:學習思維
人的一生中,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時間。如今,終身教育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知識社會的根本原理”,未來的社會也是一個學習型社會,如果我們不主動學習,就無法取得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因此,我們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培養自己的學習思維,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1於向身邊的人學習和請教
學習思維,就是隨時隨地向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學習的一種習慣性思維。學習貴在思考,知識貴在應用,學無止境,知行合一。青少年如果能夠培養學習思維,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就能夠充分體會到求知和進步的樂趣。擅長學習思維的人,善於向身邊的人學習和請教,因為智慧相加會得到更多更大的智慧,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向身邊的人學習。
永遠不要忘記學習是一生中的重要大事。事實上,一旦走出學校,我們便有機會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學校是一種溫室環境,隻有在步入社會以後,我們才會遇到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一旦進入社會工作,知識就開始起更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實踐去檢驗它們,更深刻地理解它們,並吸取其要領。
從今天開始,青少年朋友應該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每天要學些新東西。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在沒有學會一個生單詞的意義,沒有新見解,沒有經曆一種新鮮體驗、思路和感受之前,不能放過一天的時間。如果你乘公共汽車注意一下其他乘客,你會發現他們中多數人什麼也不幹,他們隻是坐在那兒。他們在考慮什麼有意義的事嗎?他們在解決一個問題?很可能他們正在白白地浪費時間。但那些想取得進步的人,不會浪費公共汽車上這段時間,他們會思考、閱讀或寫作,他們更有希望取得成功。
此外,還要注意向身邊的人學習。向其他人學習是生活的一個法則。坦普爾頓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經常觀察他所接觸到的成人以及他的同學。從他們身上,他了解了哪些事情能導致成功、快樂和成果,哪些事情做不到或不能做;他還學會應該努力做什麼,又應該避免什麼。總之他汲取了許多人的聰明才智。你可以做同樣的事情。隻要你注意觀察,你就能從你所遇到的每個人身上學到東西。
為了更好地向身邊的人學習,除了學會傾聽外,還要學會提問。尋找人們喜歡談論的話題,然後就有興趣的地方提問。這種習慣會使你從兩方麵獲益,你提些聰明的問題會讓人感到高興,同時你自己也學到東西。
成功者征求意見而不是常常提意見。坦普爾頓年輕時曾在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為國內地球物理公司服務過,那是他大學畢業後第一次較重要的工作。他一心想獲得成功,為此他每周至少一次接近雇主,詢問:“我應該做些什麼來改進工作呢?”這一策略產生兩重效果。坦普爾頓既學到怎樣做好工作,也讓他的老板感覺到他是多麼真心地希望改進工作。一年後,他成為該公司主管財務的副經理。他確信始終如一的好問態度是他晉升的關鍵。
“如果你是我,你會幹什麼?”這個問題是通向成功的墊腳石。多向身邊的人學習請教,會令你更快地提高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智慧。運用學習思維,多向你身邊的同學與朋友學習和請教,你會由此得到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