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準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1 / 1)

第三十四章 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準備思維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我們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準

備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1準備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準備思維,就是在做事前將事情的所有相關因素考慮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利用好一切資源,增加勝算的思維方法。

一個缺乏準備思維的人必定會差錯連連,縱然具有超強的能力,千載難逢的機會,也未必就能獲得成功。

一個年輕的獵人帶著充足的彈藥、擦得鋥亮的獵槍去尋找獵物。雖然老獵手們都勸他在出門之前把彈藥裝在槍筒裏,他還是帶著空槍走了。

“廢話!”他嚷道,“我到達那裏需要一個鍾頭,哪怕我要裝100回子彈,也有的是時間。”

仿佛命運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還沒有走過開墾地,就發現一大群野鴨密密地浮在水麵上。以往在這種情景下,獵人一槍就能打中六七隻,毫無疑問,夠他吃上一個禮拜的。可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裝著子彈,此時野鴨發出一聲鳴叫,一齊飛了起來,很快就飛得無影無蹤了。

他徒然穿過曲折狹窄的小徑,在樹林裏奔跑搜索,樹林是個荒涼的地方,他連一隻麻雀也沒有見到。

真糟糕,一樁不幸連著另一樁不幸:霹靂一聲,大雨傾盆。獵人渾身上下都是雨水,袋子裏空空如也,獵人拖著疲乏的腳步回家去了。

在看到獵物的時候才去裝彈藥,連作為一名獵手最起碼的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當然不可能有什麼收獲了。

實際上,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最終決定成敗的並不一定是能力、運氣、環境等,而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準備思維。

大學畢業前夕,同學們都紛紛在為找工作而忙碌著。同學石油專業的張亮與李剛都想靠自己的專業找“對口”單位。但兩人的表現卻很不相同。

張亮認為自己是係裏的高才生,又是學生會的幹部,各方麵能力都不差,找份好工作自然不在話下,也就有些漫不經心。而同樣成績優異的李剛卻沒有像張亮一樣“享受大學最後的時光”,而是每天到校外各種相關單位去谘詢,去了解在石油行業的發展形勢以及市場行情,對各單位存在的問題也有了全麵的掌握。

石油行業單位開始進行校園招聘了。

李剛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對市場、行業的了解對麵試官的問題對答如流;而張亮除了會“紙上談兵”以外,對企業發展一無所知。最後的結果也顯而易見,李剛順利地應聘到一家大公司,而張亮隻能到一家他並不很中意的公司上班。

這不能不說因為李剛做了充足的準備才贏得了好的機遇,而張亮卻錯過了。

這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所以說,一個具備準備思維的人就是一個已經預約了成功的人。青少年在做事之前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準備好了嗎?還有什麼需要準備的?我所準備的是最適合我的嗎?當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時,你做事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