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每天進步一點點:積累思維
在這個世界上,擁有金錢似乎並不難,難的是始終擁有希望和奮鬥的動力。人的成長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們就可以獲得最後的成功。
1每天進步一點點
積累思維,可以用華羅庚的話解釋: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能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沒有人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獲得成功。隻有善於積累,才能夠贏得成功。每天積累一點點,每天都進步一點點,天長日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與飛躍。
青少年朋友,我們的生活就像是在決戰,昨天的成功,並不能保證今天的勝利;昨天的挫折,不一定就導致今天的失敗。而每一天的實幹才是重要的,如果你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下來的成果就大得驚人。
從前,有一個學生脾氣很壞,人際關係一團糟。他的老師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這位學生釘了37根釘子。後麵的幾天他學會了控製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得多。終於有一天,他一顆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顆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後,釘子全被拔光了。老師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其實,你做得很好。你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複了,但它們是你進步的標誌。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你就能提高自己一點點。提高自己一點,你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1983年,美國恐高症康複聯席會會員漢姆,徒手攀壁,登上了400多米高的紐約帝國大廈。在慶祝會上,他的94歲的祖母被一群記者纏住了,因為她是從100公裏以外步行而來的。記者問:“你打定步行的主意以後,有沒有因為年高猶豫過?”她說:“對我來說,一口氣跑100公裏,是困難的,但走一步路並不困難。我走完一步,接著又走一步,然後再走一步……100多公裏就這麼走完了。”她把100多公裏分解成了十幾萬步。
一般而言,突如其來的刺激或強敵往往能使人奮起麵對,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力。而慢慢地腐蝕卻往往使人防不勝防,一蹶不振。
每天進步一點點,雖然隻有一點點,可是我們仍在進步,仍在前進,怕就怕止步不前,這樣你永遠都成功不了。
李嘉誠雖然年歲漸老,但依然精神矍鑠,每天要到辦公室中工作,從來不曾有半點懈怠。據李嘉誠身邊的工作人員稱,他對自己業務的每一項細節都非常熟悉,這和他幾十年養成的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密切相關。
李嘉誠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看半小時的新書,了解前沿思想理論和科學技術,據他自己稱,除了小說,文、史、哲、科技、經濟方麵的書他都讀,每天都要學一點東西。這是他幾十年保持下來的一個習慣。他回憶說:“年輕時我表麵謙虛,其實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因為當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在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我自己的學問日漸增長,可以說是自己一生中最為重要的。現在僅有的一點學問,都是在父親去世後,幾年相對清閑的時間內每天都堅持學一點東西得來的。因為當時公司的事情比較少,其他同事都愛聚在一起打麻將,而我則是捧著一本《辭海》、一本老師用的課本自修起來。書看完了賣掉再買新書。每天都堅持學一點東西。”
大海是由一滴一滴水彙集而成的,房屋是由一磚一瓦砌成的,大力神杯是靠贏得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才獲得的,每個重大的成就都是一係列的小成就累積而成的。
青少年朋友應該在平時一點一滴積累當中,養成良好的積累思維。每天進步一點點,滴水彙聚成大海,你就可以獲得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