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生命的形態(二)(1 / 2)

二、氨基生命

這是一幅非常有趣的漫畫,一艘飛碟墜毀在某星球的荒漠中,一個外星人在荒漠中艱難跋涉後撲倒在地,嘴因幹渴而大張著,下麵注解的文字是他在焦渴中的呼喊:

“氨!氨!”

看來,這是一種需要依靠喝氨來生存的外星人,正如同我們人類需要靠喝水來生存一樣。

1954年,同樣是本文前麵提到過的那位英國科學家霍爾丹,在一次座談會上討論生命起源時,提出被我們人類這種生命形態利用的水這種溶劑,在某些生命形態下可以由液態氨來代替。他提出的理由之一是水的一些特性和氨是類似的,比如,以水為基礎可以形成甲醇(CH3OH),而以氨為基礎可以形成甲胺(CH3NH2),甲醇和甲胺這兩種化合物正是類似物。霍爾丹由此從理論上提出,有可能以氨為基礎建立其一係列複雜化合物的對應體係,比如蛋白質和核酸的對應物質,利用這個體係,整套有機化合物、肽,能夠在氨基體係下同樣存在。這些作為普通氨基酸替代物的氨基分子能夠聚合形成多肽,這些以氨為基礎的多肽能夠同從地球生命形態中找到的對應物一致。

這個假說得到了英國天文學家V?阿克塞爾?弗瑟夫(V. Axel Firsoff)的進一步發展,他特別考慮到那些含氨豐富的世界,比如太陽係內(現在還應該包括我們這十幾年在太陽係外發現的)那些氣態的巨行星和它們的衛星,認為這種生命在那裏的發展和進化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

同水相比,液態氨的確有許多顯著的化學相似性。利用含氨的的溶解而不是水的溶解,可以同樣提供整個有機和非有機化學反應,液態氨在溶解方麵和水一樣好甚至更強。同水比,它溶解許多金屬元素的能力超好,包括鈉、鎂、鋁等堿金屬,可以直接溶解;此外,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碘、硫、硒、磷都在液態氨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並幾乎不怎麼同液態氨發生反應。以上各種元素在生命化學方麵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鋪就通往生命早期演化的道路。

液態氨的沸點在一個大氣壓下是零下34攝氏度,所以這樣的生命可能需要在溫度比較低的世界裏生存,這樣的世界並不少,所以這並不是其缺點。但有人認為真正的缺點是液態氨保持液體形態的溫區太小,由於凝固點在一個大氣壓下是零下75攝氏度,所以液態溫區的範圍僅僅有41攝氏度,還不到水的100攝氏度液態溫區的一半。不過,如同水一樣,星球表麵的大氣壓提高後將增加液態溫區,比如在60個大氣壓下(這比木星和金星的地表氣壓低好多),液態氨的沸點變成98攝氏度而不再是-34度,液態溫區也擴大到175攝氏度。氨基生命完全可能是在高壓下生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