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仔,村民有些底肥不夠,你破屋哪裏那麼多鴨糞,分一些過去沒問題吧?”
廖父抽了一口煙,把村民們那邊不夠基肥的情況說出來,張棟暫時不在這裏,廖彬大清早又沒起來,村民們隻好找廖父提提這事。
鴨舍那邊堆積的腐熟有機肥是廖彬的,熊貓張和禿頭張也做不了主,他們做人很有原則,賣出去的東西自然歸廖彬的了。
就算是沒有賣出去,這些有機肥也是廖彬的,正所謂喝水不忘打井人,熊貓張和禿頭張不敢亂賣廖彬指定要的肥料,合耕的村民想要肥找廖彬就是了。
“嗯,無所謂,別幫我鏟光就是了!”
廖彬笑了笑無所謂點點頭,都是一起耕作種辣椒的,沒有分你我什麼的,他們差多少鏟就是了,別不客氣鏟光就好。
廖彬懂得什麼叫人情,失意的時候,是家鄉接納了自己,家鄉所有的一切容下了自己,家鄉的機遇讓廖彬重新點燃生活的信心,重新給了廖彬創業的天空。
奮鬥田園裏日子裏,廖彬有了自己充實的生活圈子,朋友也漸多了,相互彼此了解後,最難得可貴的是張書記,傾力相助,廖彬最終才有了目前的事業基礎。
“那好,你先忙,我去找張廣德那家夥,談談老蠶房的事!”
廖彬答應了廖父也就沒在說些什麼,發現廖彬的二伯開小拖拉機拉搭溫棚竹竿來,廖父直接去找養蠶的張廣德商量賣老蠶房的事。
廖彬點點頭沒有說話,老蠶房要來也沒有用,與其放著還不如轉手出去,能賣個兩萬多也好,起碼過年有閑錢在身上。
“搭棚了,你們別偷懶,動作快點哈~”
二伯把拖拉機停在路邊,呼喝完田裏刨土的村民,與二伯母一起把削好的新鮮竹竿抬下來,廖彬跑過去幫忙卸下滿滿一拖拉機的竹竿。
卸完拖拉機上的新鮮竹竿,廖彬和二伯母一起撐竹竿,按照交叉形狀做出撐起溫棚的支架,二伯把疊好的溫棚朔料小心翼翼放到地麵。
“隔開點,太密了,彬仔,你這是浪費竹竿!”
廖彬撐竹竿的範圍太密,二伯母提醒廖彬隔開一點,太密了浪費竹竿,一塊田過去都是預算好多少的竹竿。
“哦,好的,伯母,你牽頭吧!”
廖彬一臉尷尬地笑了笑,把牽頭的工作丟給二伯母,廖彬負責在後麵跟著,二伯母笑了笑沒說些什麼,當仁不讓地走在前頭撐竹竿位置。
撐好竹竿剩下來就是淋水的事,澆濕了土後就蓋上朔料,用鋤頭在附近田裏挖出大塊土,把朔料壓蓋好,變成一個簡陋白蒙蒙的溫棚。
“呼~好累!”
蓋好一塊地的溫棚,廖彬輕抹額頭的汗水,些許日沒幹活廖彬覺得自己有些變懶了,冬日漸漸上升溫度的陽光,把白蒙蒙的溫棚照得銀光閃閃的,碎土和攪土的人都跑到第二塊田去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