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年飯(2 / 2)

年夜飯的食物很豐富,黃金村年飯一般吃兩頓飯,午飯叫團早年,相對簡單一些,而年夜飯則是檢驗每個家庭富有程度的有效形式,可謂傾其所有,極盡奢華。

廖父今天準備的食物可豐盛了,滿滿地擺了兩桌的菜,有魚、有肉、有蝦……香噴噴的氣味饞得在座的人口水直流。

廖父和大伯二伯叔叔他們坐一桌,以喝酒為主訴說一年的艱辛與得失,廖彬小孩子等人坐一桌,以吃菜喝飲料為主,廖彬平時難得和幾個堂兄堂妹們聚到一桌,於是飯桌上觥籌交錯。

“唉~想當初鬧饑荒,我們九兄弟姐妹,不是抱養給人家就是……”

大伯飲下一口燒喉的燒酒,看著桌麵豐盛的夥食,觸景傷情想起在舊時困難年代,忍不住顫抖著嘴角,濕潤的眼眶強忍著沒有流下淚。

舊時貧困年代,大過年在怎麼窮都好,無論平時怎樣喝稀粥啃玉米或番薯,但年夜飯老人都會咬碎牙齒,想盡千方百計也要弄點肉,給一家人解解饞。

“是啊~可惜爸媽沒福享受這些了……”

二伯喝了一口催淚般的燒酒,一臉辛酸無比,日子一天天好過了,可惜老一輩的人卻撒手離去了,沒有福氣享受現在新時代的美好。

廖彬默然傷神地喝了一杯橙汁,大伯和二伯還有父親他們,以前經曆了什麼絕望貧困的日子?廖彬不知道但是心裏多多少少有數。

當時對於父親他們這些生於五十年代的人,對於童年的記憶、尤其是春節的記憶絕對不會是“利市”、“春晚”之類,而是如何想辦法吃上帶葷的豬肉。

六十年代末期,市麵上的豬肉、鮮魚都是憑票供應的,而且還是手快有,手慢沒那種,想要就要大清早三四點,頂著凜冽北風和大雪排隊到天亮。

那些麵粉、生油、豆腐之類,每戶也隻能憑“糧本”每月供應半斤,通常隻能買到“三級大米”,如果想買“好米”,就得等到過年了。

至於應節的年桔、柑子、橙子等水果,根本想都不用想,那時候,最奢侈的年貨,要數那硬得能崩掉大牙的年糖果,廖彬到現在還記得,一直到八十年代還保留著。

新衣服更別想,一尺布不到的份量,內褲也做不到,隻能用來縫補衣服,直到八十年代末,村子裏才慢慢跟上時代步伐。

那時的孩子望過年,大人怕過年,現在則不同了,隨著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推進,餐桌上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基本上是天天過年,而真到了年夜飯時,更加重視。

由於交通、信息及物流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老百姓購買力的增強,年夜飯可謂山珍海味、佳釀美饈、南北特產、四季時蔬的大彙萃了。

一頓嘮叨回憶似的年夜飯吃下來,差不多有兩個小時,最後就是年夜飯過後廖婕她們最開心的事了,討吉利兜紅包。

“哥~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哥,恭喜發財……”

廖婕和三個堂姐堂妹逐一百年,廖彬和三個堂哥把壓歲錢掏出來,遞給其中三個還在讀書的堂妹和廖婕,點燃她們的又一個新春夢想。